中科院研發「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首度公開 提升台灣反彈道飛彈攔截效能

  • Line
中科院研發「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首度公開。林啟弘攝

中科院研發「強弓防空飛彈」系統首度公開。林啟弘攝

A A A
2025-09-17 17:50

(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中科院研發「強弓」飛彈系統首度在「2025年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亮相。中科院表示,強弓防空飛彈系統其攔截的距離為70公里,讓台灣的防空及反飛彈攔截效能,由低層提升至中層,因此中共解放軍對台灣威脅的中層彈道飛彈都能有效攔截,等於是提升台灣的反彈道飛彈的攔截效能。

皮卡搭載研發的2.75吋火箭車載砲塔系統,可機動執行各項作戰任務。林啟弘攝

「2025年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於9月18至2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一館舉行,由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邀集國內外航太、國防工業廠商以及本部共同參展。

國防部指出,為落實政府「國防自主」及「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政策,國防部今年以「韌性國防、厚植國力」為參展主軸,整合陸、海、空軍司令部、國防大學、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及北區人才招募中心等7個單位,以國防專館展示新式武器裝備、國防科研究果及軍民通用科技發展現況,營造一個凝聚全民國防共識展覽空間,提供國人近距離接觸及互動機會,感受國軍堅毅守護家園決心。

電動無人自駕偵打戰術輪車。林啟弘攝

此次國防館規劃「聯合作戰武器裝備」、「無人載具」、「軍民通用科技」及「國軍人才招募」等4展區,總計展出51項新式武器裝備及人才招募活動,以實體、模型、圖表及多媒體播放等方式,輔以專人解說及提供民眾機(艦)模擬器等情境操作,增加參觀民眾對國軍武器裝備的認識,強化國人全民國防觀念及國防自主信心。

在「聯合作戰武器裝備展區」方面,是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構想,打造聯合防空、聯合截擊及聯合國土防衛之聯合作戰場景,其中亮點展品展出「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等20項新式實體裝備及「AJT型機」、「輕型巡防艦」等8項模型,具體呈現「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能量與穩定持久戰力。

「無人載具展區」部分,國防部表示,鑒於俄烏戰爭無人機運用成效,國防部整合無人機產業技術能量,採軍用商規在地化生產,並與國內外軍工產業合作,展出空中、地面及水下計「勁蜂Ⅰ、Ⅱ、Ⅲ及Ⅳ型攻擊無人機」、「電動無人自駕戰術車」、「小型快速無人艇」、「水下自主無人多功能載具」等19項實體無人載具及「彈簧刀300、ALTIUS 600M無人機」模型,持續建構不對稱戰力優勢,帶動無人機產業全面升級。

勁蜂III型攻擊無人機。林啟弘攝
勁蜂IV型攻擊無人機。林啟弘攝
105公釐輪型砲車。林啟弘攝

「軍民通用科技展區」方面,以國防科技研發能量為基礎,結合產學研機構整合開發,展出「高透光度電磁脈衝屏蔽舷窗」、「DTC VHF通信機」及「下一代智慧警監系統」等3項軍民通用科技,攜手國內、外廠商共同引進、發展關鍵技術,提升國內產業供應鏈能量,邁向國防自主與經濟發展之雙贏目標。

地表最強戰車M1A2T及海馬斯多管火箭。林啟弘攝

另外,在「國軍人才招募專區」,國防部設置國軍人才招募專區,透過活潑、互動體驗與專人導覽解說,讓民眾認識國防武力發展現況,以寓教於樂方式,深化優秀青年全民防衛理念,激發對國軍的認同,進而投身軍旅或加入國防科技研發團隊。

國防部表示,「2025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為對外展現國防建設成果之最佳場合,彰顯國軍建軍整備推動成效,使國人對國軍有更深刻瞭解,與對國防事務認同及支持,見證國軍良好形象,吸引優質人力投入國軍行列,共同提升堅實防衛能量。

更多新聞:

漢翔、雷虎合作「台灣製」中大型無人機亮相 為升力推無人機反制系統

國軍志願役人力流失情形依然嚴重 揭仲:115年比114年減少2個聯兵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