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垃圾山追蹤系列5】 獨家/台中焚化爐新版BOT汰換爐組變動 恐需重新環評陷爭議

  • Line

A A A
2025-09-18 00:00

(記者王乙徹/台中報導)《菱傳媒》第九期紙本特刊揭露台中堆出一座全國第一、38.5萬噸的垃圾山,文山焚化廠興建營運移轉(BOT,Build-Operate-Transfer)案延宕7年垃圾無處消化不斷堆置,成為大里垃圾山的「造山者」。近期傳出,招標甄審中的文山廠BOT案,尚未完成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恐影響進度。不過,《菱傳媒》調查發現,2025年營運計畫版本較2021年版擴大爐組汰換數量,環保局疑有免環評判認瑕疵,恐需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影響興建時程。

根據台中市政府公布的2021年版的先期計畫書,文山廠BOT案以設備及爐體汰舊換新回復每日處理量900噸,既有的三個焚化爐將汰除一爐,其餘兩爐處理量從原有的300噸降至200噸,並新建一座日處理量500噸的爐體,因處理量與污染量未增加,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審核同意,確認屬汰舊換新工程,可免去環境影響評估。

不過,該計畫書中也清楚規範,「若民間機構欲擴大汰舊換新範圍」則需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菱傳媒》比對2025年版文山BOT案先期計畫書,赫然發現新版計畫一改過去一座日處理量500噸新爐加兩座200噸舊爐模式,改為兩座450噸新爐,明顯「擴大汰舊換新範圍」,恐需重新環評。

新版計畫一改過去一座日處理量500噸新爐加兩座200噸舊爐模式,改為兩座450噸新爐。翻攝新版計畫書
新版計畫一改過去一座日處理量500噸新爐加兩座200噸舊爐模式,改為兩座450噸新爐。翻攝新版計畫書

《菱傳媒》深入調查,台中市環保局確實曾經依「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28條第7款,判定興建500噸新爐、維持兩座200噸舊爐的文山廠BOT場免環評,也記錄在2021年版的先期計畫書中,但截至目前,從未對2025年文山廠先期計畫書中的兩座450噸新爐模式進行任何審定,知情人士指出,新舊版本爐組組成情況已經不同,市府不應用舊的判定硬塞在新的規劃上。

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台中市環保局仍是認定只需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但確實爐組汰換情況變動,新方案與原有規劃不只爐組汰換規模不同,連位置都不同,已經是全新的廠區,程序似乎有瑕疵,畢竟汰舊換新必須符合《環評法》的要件及程序,若有爭議可能得由環境部判認。

 2021年版的先期計畫書載明,若民間機構欲擴大汰舊換新範圍,則需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翻攝先期計畫書
2021年版的先期計畫書載明,若民間機構欲擴大汰舊換新範圍,需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翻攝先期計畫書

長期主張文山焚化廠改建應重新環評的民進黨議員何文海痛批,環保局欺負民眾外行不懂條文,以超過30年的環差報告書試圖敷衍過關。因為盧市府文山焚化爐政策搖擺數度變更內容,終究造成免環評條件產生變化,若計劃書明文規範必須重做環評他絕對堅持到底,照程序走通過環評,在地居民才能心服口服。

針對文山焚化廠BOT案是否需重新辦理環評?台中市環保局17日回覆《菱傳媒》時表示,文山焚化廠舊廠原設計量能為每日900噸,隨著使用時間加長,設備逐漸老舊,焚化廠處理量能也降低,因此目前文山焚化廠汰舊換新(BOT)工程,規劃在原基地範圍內興建2座每日450噸焚化爐,以使焚化處理量恢復至原有每日900噸之量能, 並無超過環評書件許可處理量,符合環評法規定,免重新辦理環評。

更多新聞:

【台中垃圾山追蹤系列4】獨家/焚化爐改建5度跳票 桃竹嘉南已蓋4廠 文山舊爐讓市民多吸7年髒空氣

【台中垃圾山追蹤系3】獨家/審計處揭台中垃圾失控 事業廢棄物不減反增啟疑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