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臺灣防衛韌性 安捷航空「蒼鷹」計畫成功鎖定中共解放軍海上艦艇

  • Line
安捷航空今年7月中旬在臺東市區東北方約104公里處的解放軍054A江凱II型護衛艦。安捷航空提供

安捷航空今年7月中旬在臺東市區東北方約104公里處的解放軍054A江凱II型護衛艦。安捷航空提供

A A A
2025-09-14 10:05

(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即將在18日登場,安捷航空選在展覽前夕公布蒼鷹計畫於海面上偵獲的清晰畫面,展示成功鎖定中共解放軍海上大型艦艇與小型船隻的能力,凸顯民間已具備投入偵巡的即戰力。安捷航空表示,這項成果不僅能支援海上情監偵、搜救、護漁、執法與環境保護,更有助於強化臺灣的防衛韌性,因應日益頻繁的灰色地帶行動挑戰。

安捷航空推動的「蒼鷹計畫」歷經兩年籌備,完成設備引進、整合改裝、退役偵蒐人員招募、組員訓練與試飛驗證,是國內首度由民間企業成功整合有人機與軍規級感測器的創舉。安捷航空董事長高健祐表示,面對日益複雜的海上威脅,找到一套「立即可用」的解決方案,將是維持海上情勢掌握的關鍵。

安捷航空通過「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管制取得輸出許可,引進雷達大廠IMSAR所研發的NSP-7合成孔徑雷達,機上同步搭載Teledyne FLIR生產的紅外線光電系統Star SAFIRE 380-HDc,這套具備短波紅外線(SWIR)功能的紅外線熱像儀,能獲得核准輸出並交付臺灣民間企業使用,十分罕見。

安捷航空表示,這兩項核心設備,搭配自動識別系統(AIS),成功整合於Tecnam P2012 SMP飛機,雷達可涵蓋340公里範圍,能先行掌握大範圍海上動態,再以25公里外高解析光電系統進行鎖定,最後透過Lisa 3D指管情報處理平台(C2/PED),即時產出可直接用於決策的情報,並加密傳輸至地面與海上單位,爭取更充裕的決策應處時間。

過去半年實際試飛中,蒼鷹計畫成功偵獲多艘共艦與科研船,包括054A型護衛艦、東調級情報船及052D驅逐艦,並展現對小型船隻及非傳統目標的即時偵察優勢。相較既有體系,P2012 SMP具備良好的抗風性能,加上高階感測設備,可在各種天候下維持穩定與高效的監偵表現。

蒼鷹計畫的設備性能,有助海軍及海巡署強化掌握小型船隻動向的能力。安捷航空提供

蒼鷹計畫的核心理念,是讓前線「看得更遠、判得更準、動得更快」。安捷航空董事長高健祐強調,傳統由政府獨力建立航空機隊,往往受限於經費、人力與時間,而民間的現成能量能即時補位,協助分擔平時繁重勤務,避免昂貴戰力資源過度消耗。在推動過程中,安捷也邀請曾經協助日本建置空中監察能量的前美國空軍資深反潛官,來臺指導並提供上百小時的訓練,使蒼鷹計畫的建置能更為成熟完備。

值得一提的是,蒼鷹計畫已進一步拓展水下偵測能量。安捷今年7月取得歐盟輸出許可,成功引進Leica HawkEye-5空載測深光達,透過先進雷射技術,能快速、大面積且精準的掌握水下地形,可應用於航道測繪、港灣建設、離岸工程與災後搶修等韌性建設,同時具備反登陸與水下戰場的監測潛力,讓蒼鷹計畫的應用面向更加多元。

此外,安捷航空同時規劃在蒼鷹計畫的後續發展,導入電子情報(ELINT)與通訊情報(COMINT)能力,進一步掌握對方雷達與武器系統的發射特徵,以及通聯內容與模式。未來蒼鷹號不僅能看見海上與水下,更能聽懂空中與電磁頻譜中的訊號,全方位擴展偵蒐範圍,讓情報更加立體與完整。

高健祐表示,過去確實有人質疑民間企業投入防衛是否可行,尤其在缺乏先例的情況下,更容易被認為風險過高。然而,正因為缺乏既有模式,民間率先投入,才能補足制度上的不足,並為政府建立參考基準,這是推動防衛能量多元化的重要一步。

他進一步指出,強化民間能量對潛在對手而言是一項戰略變數。當敵方必須同時面對軍方與民間多層次的監偵與應對體系,其作戰環境將變得更加複雜,進而提高其行動成本。這正是「不對稱防衛」的核心概念。解放軍的海上民兵之所以受到關注,正因其能在戰術層面增加不確定性;相對而言,台灣民間企業的參與具備自主性與持續性,更能形成制度化、可長期維持的防衛韌性。

安捷航空表示,蒼鷹計畫所展現的初步成果,證明民間力量有能力支援國家安全與防衛任務,也是深化公私協力的新示範。安捷將持續強化技術與任務能量,為國內打造一套能即刻投入、長期可靠的海上情監偵解決方案,為政府提供民間後援,打造更堅實的防衛韌性。

更多新聞:

鄭麗君的談判成績將揭曉?美中第4次貿易談判西班牙登場 是否牽動台美談判受矚目

萬噸級磐石艦停靠東沙碼頭 中國海警靠近遭海巡派艦驅逐


最多人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