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柯文哲交保隔空替同案被告抱屈 北檢觀察4天今提抗告全面開戰

  • Line

A A A
2025-09-09 10:53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被控收賄,8日辦理交保,但他一邁出台北地院,隨即痛批檢察官,並公開替同案被告、即大帳房李文宗、李文娟抱屈,讓觀察4天的台北地檢署質疑有隔空勾串之虞,決定於9日正式提起抗告,全面開戰。

柯文哲被控收受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1710萬元賄款,助京華城取得法外、逾百億元的容積獎勵,2024年9月5日羈押禁見。同年12月26日北檢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罪起訴,移審後,北院先後裁定3000萬元、7000萬元交保,但高等法院認柯位高權重、具實質影響力,撤銷交保裁定,北院因而於2025年1月2日裁定羈押禁見。

期間歷經3次延押,9月2日柯文哲聲請具保停押,4日開庭時更是聲淚俱下,情緒充滿豐富張力,獲得北院認可,5日裁定7000萬元交保、穿戴電子腳環監控、定期用手機電子報到。豈料此時柯文哲突然來個回馬槍,聲稱要等到3天後再決定是否同意交保,不只院檢傻眼,連外界都不知道他在玩什麼把戲。

黃國昌火速返國 精心設計柯文哲交保 讓聲量極大化

期間,人在國外「二度蜜月」的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火速返國,除了動員支持者8日前往迎接柯文哲重獲自由,還規劃柯獲釋後不要走前方路幅較小的北院大門,改由前方路幅有12公尺寬的北檢大門出去,以利安排鎂光燈下的各個流程,營造數百名小草簇擁的畫面,精心設計,就是要讓聲量極大化。

對於柯文哲的交保,北檢罕見未立刻提出抗告,反而冷眼旁觀,透露出不尋常的味道。直到柯文哲8日邁出北檢,發表公開談話,痛斥承辦京案的檢察官:「讓司法公信力毀掉。大家心裡都很明白,大罷免32比0,檢察官就是重要因素」,並隔空點名最清楚他財務秘密的心腹李文宗及李的胞妹、即木可公司董事長李文娟,替兄妹倆抱屈,北檢終拍板應戰。

北檢同日先以強烈的措詞回批柯文哲「具保後之言論,嚴重誤導事實、混淆視聽」,直指柯的涉案事實與證據均詳載列894頁的起訴書中,依法善盡舉證責任,且起訴後,法院裁定均一致認定柯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的「違背職務收賄罪」、「主管及監督事務圖利罪」及《刑法》的「公益侵占罪」、「背信罪」等,嫌疑重大,柯的發言顯悖於事實,企圖誤導輿論、混淆視聽,應予嚴正駁斥。

北檢強調,針對柯文哲具保停押一案,將儘速依法提起抗告,呼籲外界應尊重法院獨立判斷的純淨空間,切勿放話帶風向,企圖影響輿論干擾審判,斲傷司法公信力。

據悉,北檢已於8日寫好抗告書,將於今(9)日向北院提起抗告。雖然北院9日也會開庭,交互詰問柯文哲聲請傳喚的證人、即都委會委員徐國城,但預計北檢不會當庭對柯的交保裁定提起抗告,而將循正規信件管道,以書面聲請的方式送交抗告書。

多名重要證人、被告未完成交互詰問 北檢:仍有串供可能

北檢除了質疑柯文哲一交保就隔空向同案被告喊話,並主張全案還有民眾黨立委黃珊珊、秘書長周榆修、副秘書長許甫等多名重要證人,以及李文宗、李文娟、沈慶京、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都發局長黃景茂等多名被告兼核心證人,均未完成交互詰問,仍有串供的可能性,無法確保審判程序公正進行。

而另一名最了解柯文哲金流、多次陪柯出席私人聚會並保管款項的助理許芷瑜(橘子),至今仍潛逃海外,原為柯文哲羈押的理由之一,但北院5日以橘子逃亡多時難以緝獲為由,審酌比例原則後,准予柯文哲交保。該論點能夠說服檢察官,故北檢的抗告理由書中,不會主張因橘子未到案,而有羈押柯的必要。

此外,柯文哲的三個小孩雖然都在國外,實務上可評價柯具備在外國生活的能力,而有逃亡的風險,但北院已諭命他穿戴電子腳環接受監控,及定期利用手機自拍回傳照片與定位,北檢認定此舉應可有效降低逃亡動機,因此也不會在抗告書中主張柯有逃亡可能性。

羈押期間,在內的柯文哲重砲轟擊檢察官,在外的民眾黨則連結司法與總統賴清德,頻頻狂批,淡化涉案情節,把司法案件的目光引導為政治事件,發揮裡應外合綜效,目標設定明確且策略一致,長期下來,確實在小草群體中營造出司法不公的氛圍,有效凝聚支持者向心力。

北檢觀望4天才提抗告 證人證言純潔性已獲得部分保全

面對批評,北檢考量柯文哲當時在押,多不願意正面回應,以免引發不必要的事端,畢竟羈押人犯對院檢而言,均是沉重的壓力,除了須控制在時效內儘速結案,還得面臨更加嚴苛的管考,更應審酌人犯受到限制的人身自由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因此,北檢之前遭逢來自白營的強力抨擊,只能啞巴吃黃蓮,悶壞了。

而今柯文哲獲釋,北檢的壓力鍋也一併釋放,活了起來,不只同日馬上重砲回批,並於隔日提起抗告,顯示北檢已準備全面開戰,不再唾面自乾,甘於被當沙包捶打消費,而有把怨氣一吐為快的意味。

不過,北檢觀望4天才提抗告,並一改過去開庭時主張的多項勾串、滅證、逃亡等事由,縮減了應羈押柯文哲的主張,說明目前的證人證言純潔性已獲得部分保全,法官心證已達一定門檻,因此本次抗告能否成功說服高院撤銷發回,已無法如之前一樣具有高度確信,結果如何發展,未定之天。

更多新聞:

分析/柯文哲延後三天交保 意在回填政治資本 黃國昌避談「還主席」創造模糊空間

北檢要抗告了!柯文哲嗆「檢察官什麼都沒查到」  北檢重話駁斥:悖於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