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一青/主筆
針對2026年縣市長大選,民進黨於2025年9月就成立選舉對策委員會(選對會),相較於前總統蔡英文主政時的2022年大選,當時民進黨選對會於2021年年底成立,今年則提早了一季。
2024年底菱傳媒第七期紙本特刊,推出2025年未來事件簿時,曾經分析:「(2022年大選)民進黨縣市長候選人的協調工作從2022春初啟動,提名共有七波…面對2026年的選舉,這次的協調、提名會提前至少一季 ,在2025年第四季前就啟動協調、建構初選遊戲規則。」此刻得到印證。協調與初選很花功夫,看起來兼任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的確希望提早定案,早些弭平可能的黨內紛爭,團結一致打選戰。
2022的選對會召集人是黨主席蔡英文,其他成員包括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前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時任黨秘書長林錫耀;今年不只是賴清德沒有出任選對會召集人,而由黨秘書長徐國勇與黨內大老邱義仁擔任共同召集人,副總統、行政院長,以及民進黨執政的高雄、台南市長都沒出任選對會委員。今年的選對會有各派系代表參與,這樣的安排,在2022年的選對會那時,是設在選對會下的協調小組。2026選對會的整體組織架構,看起來拉了個縱深,先不把執政團隊的重量級成員推到第一線,先不捲入黨內紛爭,等同先設下緩衝區間。
黨秘書長擔任選對會召集人,意謂若選的不好,不管總統辭不辭黨主席,秘書長非辭不可;找邱義仁擔任共同召集人,為秘書長分勞,當然也是藉重他的威望協調各派系,壓陣腳,但也是賴主席這回選對會人選安排上最深謀的策略。
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邱義仁打選戰「割喉割到斷」,打外交「遍地烽火」,當年有媒體評論:「邱義仁這三個字正象徵著腥風血雨的政壇氛圍要來了」。日前民眾黨批評民進黨請邱義仁代表「賴清德要殺到底、鬥到翻」,民眾黨藉著邱義仁一貫的媒體形象定調賴清德執政至今的戰術思考。但真是如此?
有民進黨前主席評論賴清德,認為其戰術未必如外界評論的與其個性有關,而是籌劃勝選之路時的必然思考。例如大罷免後,持續推精準罷免,不是賴清德不願意向中間靠攏,而是綠營基本盤裡的「百萬公民」不能割捨;往中間靠攏、與藍白和解等於拋棄「百萬公民」,在朝小野大的形勢下,民進黨不可能再丟棄這一百萬票,這也是賴清德路線黨內不反對的關鍵。對賴清德個人而言,根據該位民進黨前主席的看法,掌握「百萬公民」,在這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民進黨基本盤,黨內就無他人挑戰賴清德,基礎穩固屆時2028才能再代表民進黨迎戰藍白;大選時,就看北京會不會又講些話成為民進黨抗中的子彈,或者美中局勢緊張,或者國民黨又親中犯錯,天命就再歸於賴清德。
從這角度,秉持「沒有中間選民」論調的邱義仁,顯然與賴清德對此相當有共識,才會擔綱選對會召集人。
民進黨有難,總是邱義仁出馬。2004年大選前,陳水扁聲勢低,邱義仁出馬掌兵符,顯然地拋棄往中間靠攏的那套想法,不再講「新中間路線」,而是往「一邊一國」靠,具體可以看到的是將總統選舉主軸定位為「一邊一國VS一個中國」,陸續拋出「公投」、「新憲法」議題。2007年時任國安會祕書長的邱義仁第二度擔任總統府祕書長,也是為了2008年總統大選的部署,「邱義仁曾經失勢但不曾離去」,不只是兩次陳水扁的總統選戰他都是競選總部副總幹事,等於實質的操盤人。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邱義仁沒有擔任顯赫的職位,但蔡英文一直尊重他,邱義仁主持或參與民進黨智庫、國安會議的討論很頻繁,不愧其謀略高手稱號。
稱邱義仁「腥風血雨」,只是看到他打選戰的手法,邱義仁若不是個性溫暖、在意培植新世代,他也不可能當新潮流的帶頭大哥。從黨外編聯會時期到後來民進黨掌權,新潮流成為「黨內的執政黨」、「真正的執政黨」,其組織緊密強過其他鬆散派系,重要政府職位多為新潮流掌控,這麼一群人始終不散,就是帶頭大哥經年打下的基礎。
邱義仁熱心政治,講兄弟義氣甚至犧牲家人幸福,邱義仁落難時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文茜撰文談到他與妻子的關係,「…她七個月懷孕流產,躺在長庚等了十幾個小時丈夫才出現;她為了客戶簡報拼業績得了職業病膀胱炎,丈夫沒有安慰她還與她半開玩笑。她是那麼地深愛她的丈夫,尊敬她丈夫的政治理想。她把丈夫交給了社會,自己一步一步地撐起一個家,養大小孩。」但終究「一生相守的妻子離開了他」。
陳文茜說「邱義仁…年幼時期他隨著父親躲債,四處搬家。這在他身上歷練出成長後驚人的冷靜,也歷練了他嘻皮笑臉打發人生低潮的態度。」就是這態度,在2004年3月19日槍擊陳水扁的兩顆子彈案時,他的一抹神秘微笑被誤解,有在野黨人士指控是民進黨自導自演。他的「嘻皮笑臉」,在回應黨外老友關心時,總是說「我的最愛是林志玲」,讓人覺得敷衍、打發。文官常聽邱義仁說「阮(民進黨)就是嘸讀冊」,覺得他耍混。但也是這嘻皮笑臉,背後有深沉的冷靜,是民進黨永遠的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