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今(3日)表示,中共這次九三閱兵雖名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但整個過程除習近平致詞內容,與抗戰勝利的連結很有限,更像是習近平推動軍事改革10周年的成果展;因為習近平就是在10年前、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閱兵儀式上,宣佈將裁軍三十萬人、優化軍隊結構,被外界視為軍事改革的起點。
揭仲說,或許是這個「言外之意」,使得在徒步方隊的構成上,軍事改革後新成立的「軍事航天部隊」、「網路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與「聯勤保障部隊」的四個兵種方隊,在人數與規模上與軍改前即存在的陸軍、海軍、空軍與火箭軍(前身為第二砲兵)的四個軍種方隊幾乎一樣,不僅凸顯這四個軍改後成立兵種的重要性與四軍種無分軒輊,也更受矚目;尤其是頂者「首次」名義參加閱兵,在宣傳上更凸顯的「軍事航天部隊」、「網路空間部隊」,與「信息支援部隊」,似乎有意清除這三支部隊的前身、一度被視為習近平軍事改革重要代表的「戰略支援部隊」,疑似因為無法達成預期效果,而被撤銷所引發的疑慮。
在展出裝備部分,揭仲認為共軍刻意凸顯「反介入作戰」、「防空/反彈道飛彈」、「反無人機」、「無人作戰載具」與「戰略打擊」等戰力在體系上的完整性。例如在「反介入作戰」部分,不僅涵蓋掠海的超音速反艦飛彈、沖壓與乘波體兩種高超音速反艦飛彈,也有YJ-20反艦彈道飛彈與「戰略打擊群」中的YJ-21空射反艦彈道飛彈,這些武器系統對美軍在西太平洋與南海的艦隊,勢必會造成不小的威脅。
揭仲說,在「戰略打擊」部分,包括各式陸基的彈道飛彈、巡弋飛彈與高超音速飛彈、JL-3潛射彈道飛彈,尤其是轟六N轟炸機掛載的JL-1空射彈道飛彈,這應該是共軍有意展示已同時擁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艦和戰略轟炸機等三種核子武器打擊方式的能力。揭仲強調,中共或許是想藉「核三位一體」打擊力量的成形,掃除外界對火箭軍醜聞不斷所帶來的陰霾,來維持中共在其他國家心目中的戰略嚇阻能力,同時也不想因為火箭軍的風波,讓習近平的軍事改革失色。
揭仲提醒,對國軍來說,除了該注意共軍已趨於成熟的無人艇、水下無人載具、已經體系化的地面無人作戰載具與反無人機戰力,更該注意共軍「資訊作戰群」所展示的野戰網路資電作戰能力。因為在共軍的武力犯台作戰中,不僅會全過程實施「聯合信息作戰」,更在整個作戰中具主導地位;但目前國軍三軍作戰部隊在網路資電作戰戰力上,仍存在許多問題,卻很難透過對美軍購的方式來改善。
揭仲也表示,雖然共軍展示了不少新武器,也強調這些都是已經服役的,但實際的狀況仍有待觀察與確認,畢竟有些武器可能還在少量撥交部隊,「邊用邊測」的階段,未必已完全定型或已達可量產階段。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