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台灣房市正經歷一場嚴峻的挑戰,交易量與房價雙雙告急。根據統計,2025年8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僅16,663棟,不僅較7月月減11.6%,更較去年同期大幅年減32.1%。累計今年前8個月,六都整體交易量僅135,721棟,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減27.6%,創下近八年來同期最冷紀錄。其中,台北市與台南市更寫下八年最低點,新北市和高雄市也跌至近九年新低,市場刮起一陣冷風。
與此同時,房價也迎來全面性修正,最新發布的「政大永慶七都大樓房價指數」和「政大永慶雙北公寓房價指數」顯示,2025年第二季台灣七大都會區房價全數下跌,跌幅最深的是新竹縣市,單季高達3.7%。這意味著市場不僅交易急凍,價格也已進入持續修正的階段。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8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7月至8月初的市場狀況,適逢暑假出遊旺季,民眾看屋購屋意願相對清淡。此外,今年7月至8月初,颱風與豪大雨的接連來襲也對民眾看屋、購屋時程造成干擾。更關鍵的因素在於銀行房貸持續緊縮,以及新屋交屋潮的減少。
陳金萍進一步表示,若與2024年8月相比,六都交易量合計年減32.1%。其中,台北市年減33.4%、新北市年減34.3%、桃園市年減30.4%、台中市年減25.1%、台南市年減37.4%、高雄市年減35.4%。
進一步觀察今年1月至8月六大都會區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整體交易量合計為135,721棟,較去年同期年減27.6%。各都會區方面,台北市年減26.0%、新北市年減30.3%、桃園市年減18.9%、台中市年減24.9%、台南市年減32.3%、高雄市年減34.5%。
陳金萍強調,今年前8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續創八年來最冷紀錄,其中台北市、台南市同樣創八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九年新低,顯示市場正經歷顯著的低迷期。
在交易量持續萎縮的同時,房價也未能倖免,呈現全面性修正。根據「政大永慶七都大樓房價指數」和「政大永慶雙北公寓房價指數」的最新資料,2025年第二季台灣房市已進入修正階段,七大都會區的房價全數下跌。跌幅範圍介於0.4%至3.7%之間。
其中,跌幅最深且最受市場關注的是新竹縣市,單季下滑達3.7%。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分析,新竹地區近年房價漲勢確實非常凌厲,主要得益於當地新增供給有限以及科技產業匯聚帶來的強勁剛性需求。然而,即便擁有強勁剛性需求,最終仍不敵政府信用管制政策的衝擊,市場熱度隨之降溫。
郭翰表示,從2024年第四季到2025年第二季的大樓房價指數數據清晰顯示,過去漲幅較大的房價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修正,證明政策的影響力足以穿透區域特殊性,促使過熱的市場冷卻。
其他都會區也感受到市場寒意,包括台南單季下跌2.7%,台中下跌2.1%,高雄下跌1.7%。北部都會區跌幅相對較輕,台北與新北的跌幅約落在1%上下,桃園的跌幅最輕,僅為0.4%。
值得注意的是,雙北地區的公寓產品跌幅甚至超越了大樓。據統計,2025年第二季,雙北公寓與大樓指數均呈現下跌。台北市公寓房價已連續四季下跌,本季跌幅進一步擴大至3.2%;新北市公寓市場本季跌幅也再度擴大至3.2%。
此波房市的全面性修正與交易量下滑,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永慶房屋指出,銀行房貸持續緊縮,以及政府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是關鍵因素,不僅限制購屋族的貸款能力,也提高了貸款門檻與排撥時間,從而大幅增加了市場交易的難度與衝擊整體市場買氣。
展望下半年房市,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對市場前景持謹慎態度。他分析,目前銀行房貸額度依然緊縮,購屋族在取得貸款的門檻變高,且排撥時間也相對較長,這些因素都顯著提升了市場交易的難度。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也補充,隨著關稅政策正式落地,但談判尚未完全定案,不確定性仍高,未來經濟成長動能面臨挑戰,也進一步牽動內需市場與房市買氣。市場資金壓力並未減輕,購屋族在資金籌備上仍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