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中國大陸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預計在9月3日所舉辦盛大閱兵在彼岸尚未登場,但在臺灣此岸宣傳戰線卻已經在8月31日毫不客氣開打。8月31日匿名國安人士透過國家新聞媒體權威管道中央通訊社,連續推出分別以「國安人士:中國九三閱兵竄寫全球史觀 舉高槍桿子說話」、「國安人士:北京9/3閱兵淪邪惡軸心嘉年華 羞辱抗戰志士」以及「國安人士:中國93閱兵意圖威懾 全軍戰略演習受矚目」為題,共計三篇以新聞報導為外表包裝,實際上則是對外釋放評論觀點之宣傳造勢新聞稿。
此種媒體宣傳操作模式,顯然就是運用網路側翼釋放導引資訊傳播手法,先釋放由匿名者所敘述為主幹內容之農場文,然後讓各個不同網站媒體跟進轉刊,透過經濟學、社會學、傳播學與教育學等社會科學不同學門,經常所援引之「漣波效應」(Ripple Effect),希望透過「一石激起千重浪」傳播效應,在臺灣社會構建對於中國大陸九三閱兵之基本認知印象,在宣傳戰線上先行掌握發展態勢,鞏固防禦陣地,避免被攻破心防。
誠然在社會科學不同學門類似漣波效應理念尚有「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雪球效應」(snowball effect)以及波浪遭遇阻力反彈後所構成「反射波效應」(clapotis effect),用來描述資訊源頭對外刻意釋放訊息後,所可能產生各種效應差異與變化。其中在雪球效應依據其所獲得正回饋(positive feedback / exacerbating feedback / self-reinforcing feedback)或是負回饋(negative feedback / balancing feedback)所構成落差,最後造成惡性循環(vicious circle)或是良性循環(virtuous cycle);確實是綠營執政國安體系發動此波宣傳攻勢後,所必須審慎關注重要關鍵。
對於前述三份新聞稿所表述,其中包括由舉高槍桿子說話、威權陣營的集合號、竄寫全球的歷史觀、緩和內外壓力加溫民族主義所構成四個整體目標;並由拿槍桿子慶祝二戰勝利、威權者或侵略者的同學會以及同盟國或同盟國的陣營,現在變成非民主的威權國家所產生「返祖現象」所構成三大諷刺;多位威權國家領袖同臺,由所謂「動盪軸心」(Axis of Upheaval)組成邪惡軸心嘉年華;以及最後引述情報資料,細數尚未登場閱兵節目表與任務訓練狀況資訊,同時揭露閱兵支出加上補貼相關經濟損失等費用,約人民幣360億元、折合逾新台幣1500億元,並且推論閱兵結束後,不無可能對臺實施威懾性聯合軍事演習等後續被各個媒體所轉刊內容重點,各方讀者評價落差甚大,採信程度更是極度分歧。
不論如何,本稿件限於篇幅,對於前述內容,就不再深入分析其是否值得重視關注,抑或是極度荒誕難以置信;但要提醒中央社,出席北京九三閱兵者包括臺灣友邦新加坡副總理、歐洲各國政要,不能也把他們說成是「邪惡軸心嘉年華」。在此僅就國安體系對於中國大陸九三閱兵所發動宣傳攻勢,提出下列解析觀點,提供各位讀者先進參考,若有疏漏不察之處,敬祈不吝指導。
首先要談到此項政治資訊傳播源頭為匿名涉及國家安全事務人士,但其所表述敘事內容,卻顯然是用以發動宣傳攻勢。對比匿名國安人士與經常為執政高層政策辯護,對於涉臺國際事務與軍事動態,以積極態度正面表述,並且具備合理學術身分包裝,以軍事戰略專家與國家安全學者現身於社會公眾視野之綠營喉舌人物,何者是發動宣傳攻勢更加選項,綠營執政高層、行政團隊與國安體系必須認真思考兩者差異。
除非發動本波宣傳攻勢者認為,前述經常為綠營執政在國家安全與軍事政務上所有議題,賣力演出擦脂抹粉掩飾缺失之御用學者,其信譽會遠比匿名國安人士更難獲得社會信任,否則此種宣傳性敘事、論述以及辯證內容,還是應該交由檯面上前揭保皇派學者專家對外釋放消息與發表評論,安排匿名國安人士作為發動宣傳攻勢源頭,不論在新聞稿中以熟悉國際事務加以妝點或是聲稱細引述情報資料,其實其對臺灣社會各處鄉親說服力道,還是不敵經常是媒體寵兒之御用學者。
其次就要指出,綠營經常運用特定外籍媒體,先在這些放話管道刊登外文報導評論後,再以出口轉內銷操作模式,透過綠色媒體跟進擴大報導,本次宣傳攻勢其實相當違反此種基本媒體操作手法。不但是透過中央通訊社此類與國家關係密切之權威性媒體管道放話,更是積極拾取外籍媒體報導所遺留牙慧,在報導敘事與評論字裡行間,積極援引相關用辭用語,顯然是刻意要與外籍媒體相互呼應,選邊站隊姿態相當明顯。
再者更要提醒,前述三份新聞報導,是否僅為中文新聞稿,換言之就只是針對臺灣社會所有鄉親以及海外能夠閱讀中文讀者,發布此等針對中國大陸九三閱兵之新聞稿,而且其所預期能夠被轉刊運用,亦僅是將重點置於中文媒體,特別是臺灣社會內部本身平面媒體與網路媒體。假若要查閱這三份新聞稿是否具備英文版本,讀者可在Focus Taiwan – CAN English News網站,查閱到中央通訊社所發新聞電稿,能夠被翻譯成英文版本新聞報導稿件。
當然中央通訊社亦提供「フォーカス台湾」日文新聞稿以及「Focus Taiwan」印尼馬來語新聞稿;迄至筆者撰寫本稿件時,前述三份針對中國大陸九三閱兵新聞稿,都尚未翻譯與編製出其他外語版本,因此吾人當然可以合理懷疑,其所預定投送資訊對象為何種讀者。在能夠確認新聞報導預定投送對象後,自然就可更深入理解為何其所選擇資訊源頭與敘事論述內容,為何會產生如此安排。
最後還是要點破,對於中國大陸舉辦對日抗戰勝利閱兵,不論發動何種宣傳攻勢,但最能夠說服人心者還是具體行動。當本身刻意淡化與曲解史實之後,其實是難以繼續享有對此等歷史議題之發言權。若是本身歷史觀點錯亂不堪,怎有顏面去指摘他人竄改歷史或是篡奪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