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台灣7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昨(23日)天全數不通過。多家國外媒體均報導了昨日的投票結果,一般認為,接連2次的罷免投票失敗,重挫執政黨取回國會多數的意圖。
在開票吉束之後,多家外媒隨即引用中選會的開票結果進行報導,其中《美聯社》報導,民進黨在去年國會大選未能過半,這次是執政黨於一個月內第2度嘗試重掌立法院,但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遭遇接連挫敗。
美媒《彭博》新聞網則報導,在7月26日首波罷免案投票中,24名國民黨立委也全數挺過,執政的民進黨遭遇慘敗。
日本《讀賣新聞》則形容,連續兩波罷免案後,立法院依舊維持「朝小野大」的扭曲格局,賴總統近期民調亦下探上任以來新低。
這幾家外媒報導重點在於執政的民進黨再度遭到挫敗,他們引用國內學者的看法,將挫敗歸因於總統賴清德聚焦複雜的兩岸關係,而非更專注在民生議題上,以致選民出現投票倦怠。外界普遍預期到第2波罷免的結果,所有主要政黨這次都未大力動員支持者。
罷免案失敗恐會加深政治僵局,在野陣營可能將繼續挑戰賴總統的政策主張,關鍵焦點包括明年的政府預算、國防開支及大法官人事同意案。
《路透社》則報導,賴總統昨晚間於總統府就投票結果發表談話說,行政院長卓榮泰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他請辭,但他希望卓榮泰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
賴總統指出,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另外,今天同時舉行的核三重啟公投案,結果為未達通過門檻。
《法新社》報導,民進黨反對重啟核三廠,除非安全獲得保證,而且核廢料處理有解,主要在野黨國民黨支持重啟核三,其主張為了能源安全,核電有必要性。
公投結果出爐後,賴總統表示,對結果予以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
賴總統提到:「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