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歷時8個多月的全台大罷免,在823畫下休止符,31區立委加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台罷團在第一、二階動員130萬的民眾參與,最後未能捲動風潮,反而成為總統賴清德團隊的期中檢驗,特別是桃園、雲林、台中、台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曾經一度是民進黨擴大執政基礎的根據地,現在又全部還回去了,相對的國民黨在這些地方站穩了腳步。
「不團結」是這次民進黨在處理大罷免時最主要的問題。過去民進黨和國民黨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面對外來壓力時,大家會團結起來對外,就像是王世堅一樣,大家吵歸吵,面對黨對黨競爭時,還是要團結在一起。但是這次民進黨在各地方上,都曝露出不團結的問題。
雲林、台東內戰危機未解 大罷免投票愈輸愈多
雲林蘇治芬就是民進黨困局的一個縮影。從罷免行動一開始,她就受困於黨內的耳語攻勢,她這次投票前後都出來喊話,絕對不再參選,但沒有引起迴響,她在褒忠鄉的大廟口助講,被人用遊覽車擋住,她就點名是黨內同志所為,但沒有說服同志。
過去蘇治芬在雲林縣就是以反黑金起家,對抗的是張榮味家族,雲林罷免未成,外界看到的是蘇治芬逐漸失去了號召力,因為在她基本盤雲林海線、罷免丁學忠的同意票只有57301,反對的有77164,輸了快2萬票。如果以鄉鎮區分,同意票只有在北港和水林勝出,北港是蘇家大本營,只贏了241票,蘇治芬上次只輸給丁學忠2千多票,這次慘敗,對民進黨下屆的縣長選舉埋下陰影。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台東,過去藍營的優勢是在原住民選區,台東市或台東縣立委,原住民人數較少或無法投票,因10多年來一直維持縣長國民黨、立委民進黨的態勢。一直到賴坤成和劉櫂豪兩雄相爭白熱化,上次立委選舉劉櫂豪未獲提名連任,以無黨籍參選,賴坤成雖有黨提名,但仍然以2萬3千多票輸給黃建賓的2萬5千多票,黨機器在台東顯然已經無法有效運作。
此次台東罷免,賴清德投票前就欽點莊瑞雄經營立委、陳瑩攻縣長,就是想避免上次初選打到分家的慘況,但罷免結果還是打了綠營一巴掌,黃建賓拿到3萬4813不同意票,比當選的票數高了近1萬票,幾是劉櫂豪立委選舉時的5成,選民用選票告訴民進黨,他們不是你家的掃地機器人,說去哪裡就去哪裡。
台中、桃園全面執政成過去式 青年世代流失
在過去即被視為搖擺區的台中市和桃園市,民進黨在蔡英文時代打下全面執政的紀錄,現在看來也只是過眼雲煙。桃園海線崩潰於水利會系統的離去,這兩地顯現出來更嚴重的問題,都會區面對民眾黨有效拿走30歲以下選民,而使得民進黨支持者出現空洞化跡象。
726投票之後,罷團志工阿美等人在自己錄製的節目中就談到,罷團300名志工,大學生只有個位數,「好可怕」,都靠太陽花世代撐住。
過去民進黨在2008年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27席、幾近滅黨的壓力中站起來,靠得就是太陽花世代年輕的熱血補充,才讓蔡英文可以在2016年就重返執政。現在這批30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社會,就是民進黨執政期間唸大學、出社會,對他們來說,民進黨代表的就是既得利益的那一群人。
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最近在演講時常說,民進黨現在是精英政黨,丟掉了草根性,現在哪一個政黨正在填補這個空缺,他認為民眾黨有在往這方向努力,實際回到政黨的表現上,現在哪一個政黨的言語最常「問候別人的家長」,所以民眾黨的人在台北發言粗俗,其實是有針對性的。
賴清德過去操兵的紀錄,都是實打實的一票一票拉進來,子弟兵郭國文當年補選立委,賴清德陪他掃街,就比候選人還認真。南投市立委補選,蔡培慧也和賴清德一起站街頭,現在已經登上寶座的賴清德,還想努力運作黨機器,用他熟悉的方式打選戰,現在看來是沒有成功。
賴清德總統這個對手,在黃國昌及未來的國黨主席看來,已經不再堅不可摧,這股風潮成了藍白2026縣市長乃至於2028年合作的元氣。接下來的問題是,因執政陷入困境而失望的綠營支持者,還能再給賴清德一次補考的機會,但他能把握住嗎?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