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批關稅疊加黑箱 前藍委喊話勿陷「批評症候群」:團結才有籌碼

  • Line
前國民黨立委許毓仁13日表示,對美關稅談判,攸關台灣產業生存與國際地位的考驗,「團結才有籌碼」。翻攝許毓仁臉書

前國民黨立委許毓仁13日表示,對美關稅談判,攸關台灣產業生存與國際地位的考驗,「團結才有籌碼」。翻攝許毓仁臉書

A A A
2025-08-13 13:20

(菱傳媒/台北報導)美國對等關稅7日生效,台灣稅率是原關稅加上20%,在野黨質疑政府未先告知關稅疊加,怒轟黑箱。國民黨前立委許毓仁今(13日)在臉書發文,強調要面對現實,幾乎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也不該陷入「批評症候群」,並指這場關稅談判,攸關台灣產業生存與國際地位的考驗,「團結才有籌碼」。

許毓仁今以「台灣關稅談判:面對現實、團結應對」為題發文,表示最近,半導體關稅的情勢剛露出一絲樂觀,卻又因「對等關稅稅率是否疊加」的爭議引發討論與批評。這段時間的輿論熱度反映出大家對經濟前景的關切,但在情緒背後,必須冷靜看清現實:「台灣正處在艱難的國際經貿環境中,這需要我們不分藍綠、團結一致,才能走出困境」。

許毓仁提出5點分析,第一,國際上,「對等關稅原則」幾乎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目前只有歐盟和日本在談判中成功納入不疊加條款。台灣現階段採用的只是「暫定稅率」,談判尚未結束,自然適用原則而不是例外。連南韓將對美投資提升到 3500 億美元,都還沒換到不疊加條款,台灣若在談判中途就能拿到,國際上恐怕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他說,第二,不要陷入「批評症候群」。有些人批評談判團隊能力不足,但現實是,不管藍營或綠營執政,負責談判的專業人員幾乎是同一批,包括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幕僚與智庫專家(中經院、台經院等)。貿易談判不是一場場「鍵盤比賽」,而是長期累積的實力與布局。

他指出,第三、透明化的限制與川普談判風格。許多人質疑談判過程「黑箱」,但必須理解,川普刻意把談判節奏壓縮到極限,讓透明化變得困難。傳統的貿易談判往往以「年」為單位,雙邊先交換開放清單,再做產業影響評估、舉辦公聽會、設計補貼與轉型方案,最後簽署草約與正式協議,然而川普的「對等關稅」是以「天」計算,90天要談100多國。

許毓仁表示,川普的慣用手法是先祭出極高稅率威脅,待對方震驚後,再丟出看似較合理的對案,並要求短時間內做出決定。日本的例子很典型:前7輪談判幾乎沒結果,第8次談判卻被直接帶到白宮橢圓辦公室,當場把對美投資從 4000 億美元加碼到 5500 億,並要求立即打電話回國決定是否接受。這種談判模式根本沒有時間與國內逐條溝通,也導致日方與白宮在稅率累加問題上各說各話,甚至至今未公布正式簽約文件。

他表示,第四,對等關稅對台灣傳產影響最大,這些產業近年本就受到匯率與國際稅率的雙重壓力。政府當然希望在談判中爭取不疊加條款,但必須認清——低稅率往往要用「大投資或大採購」來交換。以色列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稅率也只是15%,並未達英國的10%。南韓投3500 億美元都換不到不疊加條款。若台灣真的要爭取這項例外,國內是否能接受數千億美元級別的對美投資或採購?

許毓仁強調,「團結才有籌碼」,這場關稅談判,不僅是經貿議題,更是攸關台灣產業生存與國際地位的考驗,需要認知國際規則並非量身打造給台灣,談判必須在現實與利益間取捨,政治對立與意識形態爭論,無助於提升談判籌碼,「在國際談判桌上,台灣必須呈現一個團結、一致、務實的國家形象,才能讓對方相信我們有能力兌現承諾,也才有機會爭取更好的條件」。

更多新聞:
黃國昌爭新北市長! 李乾龍:侯友宜棒子要交對的人手上 點名「他」是最佳人選

「紅三代」楊蘭蘭澳洲肇事竟變成台灣人 矢板明夫揭3疑點:認知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