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系列一/一年的雨一個禮拜下完了 順便把明年的也下了 嘉義以南民眾悶了超過一個月

  • Line

A A A
2025-08-13 00:00

(菱傳媒/綜合報導)中颱丹娜絲7月6日深夜襲台,這是120年來第一個在嘉義登陸的颱風,少了中央山脈屏障,造成中南部嚴重災情,4.3萬戶民宅屋頂被吹掀,吹倒的電線桿逾3500根,基地台逾1300座受損,停電戶數超過1百萬戶,農損逾32億。一位布袋林姓老翁直言,「活了這麼久,第一次遇到這麼凶的颱風」,而丹娜絲後續引進西南氣流,驚人的雨量也讓台南、高雄、屏東近一個月都泡在水裡。

這次丹娜絲及後續西南氣流帶來的雨量,已經打破2009年莫拉克颱風的降雨紀錄。以高雄市來說,從7月27日到8月3日,共7天11小時累積雨量達2819毫米,還沒算上丹娜絲的雨量,根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在7月10日的資料,丹娜絲外圍環流離開台灣之後,總雨量在南部地區最多是在屏東的瑪家及春日觀測站,都超過1千毫米,整個中南部山區普遍在500-800間。

過去,台灣一年的平均量是2500毫米,而這一個禮拜的雨量把一年的雨都下完了,還順便把明年的也下了。這樣的場景,讓嘉義以南民眾全都悶了超過一個月。

丹娜絲颱風成電桿殺手,造成全台逾3500支電桿倒斷,台電傾力拚復電。經濟部提供
丹娜絲颱風成電桿殺手,造成全台逾3500支電桿倒斷,台電傾力拚復電。經濟部提供

 

風災傷亡人數減少、淹水時間縮短 566億治水預算「沒白花」

《菱傳媒》重回風災雨災現場,檢驗中南部歷年治水成果。總結來說,這場天災告訴台灣一個答案,水患整治初有成效,對抗風災需重新開始。

嘉南及高屏地區這次在雨災之中淹水的致災性,比起過去讓人鬆了一口氣,最重要的是這次死傷人數較莫拉克風災時期減少,甚至比一般的中度颱風人命傷亡情況都減少,此外淹水的時間也比以前縮短,這是南部挺過雨災的重要關鍵。

以台南崑山科大門口淹水為例,當地百姓發現同樣是淹水,但是這次淹水高度降低、時間縮短,讓台南市政府的壓力減輕不少;而過去常會因豪雨淹水的新營、麻豆、白河等地區,此次曾文水庫洩洪,並沒有造成大規模淹水也是一個例證。

此外,「無米樂」爆紅的台南後壁鄉,2024年凱米颱風時因隔近八掌溪潰堤,一度淹水2公尺,此次淹50公分,主因是八掌溪堤防守住了,但因堤防加高了,村裡的水排不出去,居民希望能夠多設抽水機因應。

從中央政府歷年來編列的治水預算來看,過去南部的防洪治水經費,都是由經濟部水利署及農委會水保局在負責,一直到2017年前瞻計劃,雲林以南拿到566億,佔了整個計畫的一半以上,雖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第一時間就跳出來說,「錢去了哪裡無人問」,但水利署立即出來以數字回應各地區淹水的情況及水退去的速度,以證明錢沒有白花。

停電、通訊中斷惹民怨 電纜地下化成當務之急

但是風災部分,可就完全不一樣了,7月7日傍晚,正當嘉南沿海陷入黑暗,完全停電、斷網之際,同樣剛經過16級強風侵擾的澎湖台電工程處宣布,全島電力供應正常,也沒有斷網停話,澎湖是怎麼做到的?

再來到高雄市的那瑪夏,7月26日到8月目日上午。7天半的雨量是2400公釐,如果加上7月初丹娜絲颱風的450公釐,山區因坡地滑落、交通中斷,電桿滑落山谷、但那瑪夏只停電一天,網路、市話也維持正常,那瑪夏又是怎麼做到的?

根據台電的統計,此次風災全台停電數上百萬戶,到風災過後13天,才全台復電,因為台電有2454根電線桿被吹斷。通訊情況就更糟了,根據中華電信的估算,全台市話是在8月11日才能復原,等於是風災過了一個月之後才搞定,至於手機基地台,現在中華電、遠傳電及台哥大等3大電信預計10月底可以修好,等於是要等4個月,在這期間嘉南地區的民眾要忍受的是頻寬不足、隨時斷網的風險。

為什麼澎湖、那瑪夏可以,嘉南地區卻做不到,套用流行用語就是「加強通訊、電網韌性」。怕電桿被吹斷,澎湖電纜93%地下化,還有一個地方也在颱風前完成電纜地下化,那就是屏東的台一線、屏鵝公路142公里,花了78億、半年的時間完工。

把電纜地下化,就不怕颱風吹斷電桿。圖為施工中的電纜地下化工程。翻攝台電月刊

這項工程影響了2022年底的屏東縣長選舉,民進黨差一點被翻盤。現在看到屏東和澎湖沒有停電的功效,讓嘉南地區的立委全力爭取讓蘇貞昌時代的電纜地下化工程,選區就在嘉義縣海線的立委蔡易餘說,「將電纜順著安全的道路廊帶進行地下化,才能兼顧防風與防水的雙重韌性。」。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說,現在規劃優先施工路段,會是以西部沿海有台17、19線,通常是路基良好處,可優先考慮地下化,等於讓上游「大動脈」地下化,如此也可減少中下游停電風險。

「通訊救災零分」挨轟 固網地下化及微波站才能維持通訊不中斷

高雄那瑪夏則是提供了如何防斷話、斷網的經驗,台灣管網路的單位很雜,電信公司是交通部管的,頻道是NCC負責,還有一個單位是數發部,台灣唯一一輛低軌衛星行動基地車就歸它管。莫拉克風災中,台灣中南部山區部落處處孤島,不只道路不通,手機也斷話、斷網,馬英九前總統當時就從莫拉克特別條例裡,撥款在山區部落設置微波站,那瑪夏是第一個示範點,接著擴散到台灣各山區,現在玉山北峰氣象站也都一個微波站,讓台灣的山地部落通話受到保障。

加固型的微波站是山區維持通訊不斷的利器。孫福應攝
加固型的微波站是山區維持通訊不斷的利器。孫福應攝

立委陳亭妃在評價這次風災中,「通訊救災零分」,手機訊號在台灣主要有3種設計互相支援,第一個最普遍是基地台,第二個是微波通訊、最後的固網光纖,中華電信這次為什麼可以在第一時間就比其他家電信公司搶先有信號,就是靠著固網光纖加上通訊微波發揮作用,其他2家沒有跟進固網地下化及微波站,只靠基地台就沒辦法跟上,這一點,長年在山區工作的消防人員最清楚。

山區微波站需要配備發電機,以防停電。孫福應攝
山區微波站需要配備發電機,以防停電。孫福應攝

而最新科技的低軌衛星,全台各偏遠地區的警消單位都已經派發下去,但這次風災沒有發揮作用,第一線消防人員反應,衛星訊號不容易對準,雲層太厚就斷訊,所以都收起來「沒用」,這也是此次颱風通訊救災無法發揮的原因。

現在偏遠地區的消防隊都配有低軌衛星通訊設備,但實用性不高。孫福應攝
現在偏遠地區的消防隊都配有低軌衛星通訊設備,但實用性不高。孫福應攝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2日在立法院就「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進行專案報告及備詢, 立委林俊憲質詢時表示,可以利用這次的颱風來檢驗台灣所謂的國安基礎設施,「檢驗結果我覺得非常脆弱」,基礎建設有南北差距,也有城鄉的差距,應該要很謙虛地來檢討到底有什麼地方可以改善。他建議先於台17、台19線進行電纜或光纖地下化,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說,如果能夠克服工程上的困難,一定想辦法籌措經費,逐年來加以改善。

林俊憲說,這次風災最嚴重是因為停電,整排電線桿毀損,造成大規模停電,沒電抽水馬達就無法抽水,有很多電信是走電線桿通電,沒電通訊就會中斷,電話、手機都無法使用,這在現代社會是非常嚴重的。

更多新聞:

丹娜絲颱風系列二/治水預算「沒白花」 手機基地台10月修好 560億史上第3次災後條例  點名配電網

丹娜絲颱風系列三/尷尬7月 大罷免強碰百年颱風災難 民進黨選票在水中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