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菱專欄/教育部為何要快刀斬高醫內鬥?

  • Line

A A A
2025-08-09 00:00

司馬一青/主筆

教育部最近處理大學爭議手段很明快,先有台師大女足賽案,726大罷免投票前就止血了;接著高醫大學董事長涉桃色糾紛被報導後,立馬派人去調查,教育部想盡快阻止校內董事會與校方的內鬥不斷外溢。

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7月被踢爆,和高醫管理的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有婚外情,甚至引發外界質疑陳董事長介入馮的人事案。教育部馬上啟動調查,同時去函高醫大,要求調查期間,馮的人事案暫時擱置。高醫7月底公布的最新人事,馮果然留任原職。接著,教育部8月7日派6名專員到高醫大學開會,除了調查陳建志是否干預小港醫院、高醫院內人事外,也針對馮明珠疑似利用「大南方咀嚼吞嚥計劃」5年7500萬元經費拿去買名牌包、化妝品調查。高醫大證實,教育部入校做實地查核,他們一切配合。

高雄醫學大學內鬥糾紛不斷有其歷史,因此有人推測近期內這些紛爭,最可能來自董事會與學校的不合,才檢舉函不斷。現任高醫大校長余明隆曾任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還兼任過中山大學副校長,而當時的中山大學校長就是現任教育部長鄭英耀,所以鄭部長也深知高醫的問題。再加上高醫為高雄偏藍的陳啟川家族所創,有位南部德高望重國策顧問對高醫董事會也有很多不滿。教育部很清楚高醫大的內鬥原因,如不盡快處理,恐怕會外溢成為政治事件。

教育部內官員說,這也不是高醫董事會和學校的第一次衝突。當年董事會跳過學校,用醫院名義標得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委外經營重整計畫案,之後又一路主導大同醫院的人事、採購,介入醫院管理,讓學校覺得不受尊重,而與董事會一路關係緊張,接著又有「雙包院長案」衝突達最高點。這位資深官員說,高醫董事會和學校的鬥爭歷史曾長達半世紀,從民國四十三年創校以來,在這個白色巨塔裡就一直為了董事會有多大權限?可不可以管人事、採購、財務而爭吵不休。

這次,教育部在公文中點出重點說,高醫大對所設附屬機構負有監督職責,除衛生局對小港醫院違法案所做的行政調查,高醫大也應本權責啟動內部調查,釐清相關事實及責任歸屬,以檢討究責並提出具體改善方案。調查期間,涉案相關人員不應異動,以免影響調查進度及公正性。

公文中要求調查期間人事不要動,顯然教育部了解高醫最近的爭議,明的是來自剛丟掉大同醫院經營權,暗的卻是董事長用桃色糾紛當事人插手學校、醫院人事權,這是明明白白的白色巨塔內惡鬥。

教育部這回算明快處理,比台師大足球學生抽血案在726前止血更有效率,再說還有件外界關心的次長性平案還在調查,鄭部長說這件事是他的痛。因此,面對高醫內鬥案,教育部恐怕有更多政治上的考慮,必須加快速度,免得醫學大學難題再被炒作成政治肥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