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台北報導)由於《新聞議價法》在立法院,朝野意見分歧,送黨團協商,來自台大、政大、師大、輔大等四校新聞傳播科系學生今(7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疾呼立委正視台灣新聞產業面臨的系統性危機,儘速通過法案,支持優質報導。針對數發部打算推動「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與會的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吳柏軒則認為,能為媒體帶來多少實質的議價功能,有待觀察,建議還是希望法源依據,比較有保障。
大型科技平台如Google與Meta免費拿取新聞內容,賺走流量與廣告收益,導致媒體收入下跌,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仰賴業配及政府標案支撐營運。但立法院委員會日前聯席審查《新聞議價法》六個版本,因朝野未達共識,條文與修正動議全數保留,將送交黨團協商。
一群台大新聞所、政大傳院、師大大傳所、輔大新聞系等四校學生憂心台灣新聞業面臨存亡危機,今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發聲,搶救他們即將進入的職場。學生們希望立委能正視《新聞議價法》,儘速通過法案,確保媒體有穩定財源維持運作,保障新聞獨立性和原創性,
師大大傳所學生詹蕙瑜說:「愈接近畢業愈能感受到,新聞業的現實與我當初所懷抱理想,有不小的落差。」她提到,看到記者的工作環境,低薪、高壓、缺乏制度保障,即使新聞人有熱情卻難以撐下去,新聞科系的學生又怎麼能看到未來。
台大新聞研究所學生黃家安指出,現在許多新聞業在科技平台壟斷下,難以生存,為了流量只好寫出一則又一則釣魚文章,因此極需《新聞議價法》讓報導有價。他也呼籲,立法同時也要成立新聞基金,由跨國平台撥出一部分廣告收入,交給獨立機關監管,支持為公共利益服務的優質新聞和好媒體。
輔大新聞系應屆畢業生郭思嫺也表示,Google和Meta等跨國數位平台長期免費使用媒體產製內容,藉此吸引用戶壟斷廣告收入與投放技術。收益往平台集中,新聞業難以經營。
政大新聞研究所學生程心認為,記者們需要好的新聞環境,讓新聞工作者能專心做好新聞,不用為了生計而妥協。她說,原創內容能獲得應有報酬,不再被平台免費剝削。新聞的公益性得以延續,繼續守護台灣民主價值。
與會的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吳伯軒,則從業界角度提出看法表示,台灣新聞環境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但已經有媒體同業開始凝聚自律改善的動能。如果整體大環境繼續惡化,台灣新聞難以往改善之路邁進,也會侵蝕民主果實。他呼籲社會大眾關心《新聞議價法》與新聞基金,讓媒體有足夠養分孕育正在從業的新聞工作者與未來的新聞生力軍。
此外,對於數發部昨表示,推動成立「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吳伯軒回應表示,分潤平台暫時無法源依據,要如何為媒體業者帶來實質的議價功能,尚不清楚。他說,站在業界角度,希望還是要有法規保障,促使大型平台願意出面與媒體協商。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