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台北報導)726首波大罷免,24名藍委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遭否決,但民進黨仍繼續支持823第二波投票。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昨(3日)引述外媒指出,這是執政黨想排除在野黨的意圖,不被選民接受。他批評大罷免絕非台灣民主之光,三大罪人包括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罷團領銜人曹興誠和綠委沈伯洋,還不斷找理由企圖卸責,尤其柯、沈至今仍死不認錯。
大罷免第一波投票落幕,但第二波投票將在823舉行,相關話題持續發酵。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昨日深夜透過臉書發表示,726大罷免結果出爐後,迄今外媒眾多評論中,沒有一篇是正面肯定的,其中又以日本第一大報《讀賣新聞》最突出。
游盈隆說,讀賣社論「台灣舉行罷免投票,排除在野黨的意圖被否決」,標題就直指大罷免問題的核心,內文也挑明地說「希望賴氏能夠透過對話來彌合社會裂痕,而不是挑起朝野之間的對立」。游提到,讀賣的看法相當不尋常,一向重視台日關係的總統賴清德恐怕也不能不理會。
「為什麼外人看大罷免看的這麼透澈,反而廣大綠營意見領袖,包括罷團、執政當局在內,看不清楚?」游盈隆指出,《讀賣新聞》一針見血地指出,「大罷免是意圖排除在野黨,但不為選民所接受」。他說,這是多麼嚴厲的判定,因為在民主國家,執政黨要全面性終結在野黨國會議員政治生命,是不可思議的,沒有正當性可言的。
游盈隆表示,726大罷免是執政黨參與發動一場全面性無差別的行動,企圖用非常手段終結24位在野黨立法委員政治生命,進一步取而代之,企圖奪回國會主導權,重回完全執政的往日時光。他提到,「這不但是台灣主流民意反對,也不可能被美、英、日、歐盟等所有民主國家所接受。就這一層意義而言,大罷免不但不是台灣民主之光,反而是台灣民主之恥。」
游盈隆批評,726大罷免落幕已經一周,至今執政黨只有秘書長請辭,推動罷免三個領導人,也是三大罪人的柯建銘、曹興誠和沈伯洋,還不斷找理由,企圖卸責。他點名柯沈兩人,是被公認兩大戰犯,卻死不認錯,賴清德似乎也拿他們沒辦法,領導威信江河日下,令人費解。
至於如何解決眼前的困境?游盈隆說,他同意謝長廷的看法,也就是修憲緩不濟急,最終解決要靠靠政治菁英的集體智慧和責任感。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