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在今(美東3日)播出的訪談中表示,美國關稅的新稅率「基本上已定」,幾乎沒有空間立即就此磋商,他認為現在對中國課徵55%的關稅,「感覺不錯」,他同時為總統川普出於政治動機而對巴西實施的關稅措施辯護。
葛里爾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結束與中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第3輪經貿談判後,紛別出現在美國各地媒體及論壇,他們都著重在談判的過程中,中國「震驚」美國與日本、歐盟、韓國等貿易伙伴達成協議,貝森特還批評中國把廉價的商品銷往全世界,而自身卻消費力薄弱,是世界上畸型的經濟。
葛里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於今天播出的預錄訪談中表示,目前所決定的這些稅率「未來這幾天內」不太可能調整。
他指出:「許多這些稅率是根據協議定出,有些協議已經宣布、有些沒有,其他的端視我們與該國貿易逆差或順差的程度。」
他同時表示,無庸置疑,一些貿易部長「希望進行更多討論,看看他們能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與美國合作」,但是「從這些稅率我們現在真正地看到總統關稅計畫的輪廓」。
台灣在8月1日川普關稅大限前拿到的稅率是20%,但沒有公布台灣的對美採購或投資金額,不過,賴清德總統當天就召開記者會表示,這項稅率是暫時性的。
美國艾維克顧問公司(Evercore ISI)公共政策分析師艾克斯(Matthew Aks)表示,除了台灣或印度等部分經濟體可能在7天緩衝期內敲定協議,他預期最新命令不會出現「大規模轉變」。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國際經濟專家李浦斯基(Josh Lipsky)也認為,川普「沒有臨陣退縮」,他正在「履行甚至是超越」競選期間就關稅議題所做的承諾。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昨天在臉書上撰文表示,目前暫定稅率為20%,外界解讀川老大說台灣可以不用投資,不用採購,也不用開放,穩穩拿20%的稅率。要是這樣想就太不瞭解川老大,從他的角度來看,台灣目前就在談判中,給一個低一點稅率代表台灣有認真談判,要是最後談崩了,他也可以把稅率往上調。
連賢明說,以目前談到 15% 的幾個國家 (日韓歐盟) 來看,都要購買高達上千億的美國商品 ,如果台灣因此引發朝野政黨彼此的攻防角力,好不容易談的貿易協議被立法院質疑或拒絕,單方面撕毀這些貿易協議,這對川老大面子將不可承受,後面台美間合作反而會有很大影響。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