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福應/台北報導)中華民國總統過境美國的待遇,一直被視為台美關係的溫度計,過去台美關係低谷期,通常伴隨著美中關係的高光時刻,賴清德總統此次傳出訪問中南美洲邦交國、過境美國紐約及德州德拉斯傳出受阻,台美雙方都定調是「沒有宣布出訪,哪來被拒」,但事實上,這次事件顯示出,台美關係在歷經16年的上升期後,現在正面臨新考驗,因為正值川普全球關稅戰,川普已經多次宣布接受中方邀請去中國訪問,接下來,台美關係未來的發展就很難料了。台灣總統出訪要如何過境美國? 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前也曾踢鐵板。
中南美洲是台灣的邦交重地,也是美國後花園,中華民國總統自從中美斷交後,都是以「過境」名義踏上美國領土再前往中南美洲,因此自前總統李登輝開始過境美國的地點就被視為觀察台美關係、甚至是美中關係的焦點。
1994年李登輝出訪中美洲邦交國哥斯大黎加,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給他的待遇是「非本土、不過夜」,要求李登輝在夏威夷加油停靠,而且沒有安排特別通道和合適休息的房間,李登輝因此拒絕下機,時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的白樂崎只好上機見李登輝,他上機後看到李登輝一身睡衣,還自嘲說「不要太靠近機門,免得摔進美國領土」。
李登輝過境受辱的事情傳回美國後,在國會引起反彈,1995年美國參眾兩會發出邀請函,請李登輝訪問美國,回到母校康乃爾大學,並且在校內發表演說,柯林頓一開始大怒,訓令美國在台協會傳達,「自行婉拒邀請,否則將進行報復」,但被台灣拒絕,李登輝後來專機直飛美國,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到美國本土訪問的總統,這段外交角力美國務院已經解密,但柯林頓當時是如何威脅進行報復,則還未公開。
李登輝在美國發表了「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演說,回台後就面臨中共飛彈封鎖台灣,柯林頓派出小鷹號等2艘航母在台灣外海警戒,之後中國美國關係進入蜜月期,台灣總統李登輝再也沒踏上美國本土,只能從夏威夷停留去中南美洲。
到了陳水扁總統上台,美國總統也換成小布希,陳水扁夫婦出訪中南美洲友邦,2001年5月過境美國獲得「最高級別」待遇,從紐約落地,並且出境到美國華爾道夫飯店下榻,見到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參觀紐約證券交易所,回程經過休士頓還去看了小布希投資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德州遊騎兵隊比賽。陳水扁這次行程所受到禮遇,是前所未有。
2003年陳水扁再度過境,依舊先是紐約落地,也是住在華爾道夫飯店,但回程就只能到阿拉斯加。之後,陳水扁在2004選前發生槍擊案,美方雖在選後給了賀電,但美國因911恐攻,與中國配合全球反恐,陳水扁被視為中美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台美關係進入低谷期。
2006年陳水扁訪中美洲邦交國,美方要求他5小時內離境,而且只能在非美國本土的阿拉斯加落地,陳水扁於是拒絕過境,起飛後轉往中東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落地加油,再轉往中南美洲,回程時也同樣走中東航線,沒有過境美國。
2007年陳水扁任內最後一次訪問中美洲友邦,有了上次的經驗,美國更嚴格限制「非本土、純加油」的限制,那時陳水扁正陷於國內紅衫軍抗議之後,民進黨聲勢低迷之際,這次他選擇接受,低調的過境美國。
2008年8月馬英九再度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踏上美國本土紐約過境,之後,2016年蔡英文前總統更在上任一個月後就過境美國,而且蔡英文任內最後一次過境美國,在加州的雷根圖書館和時任眾議院議長共和黨籍的麥卡錫見面,創下中華民國總統與美國會議長見面的紀錄。
賴清德去年上任後,先出訪太平洋友邦,過境夏威夷、關島,今年傳出訪中南美洲邦交國,與馬英九及蔡英文相比,已經是晚了一年,也比陳水扁總統晚了2個月,現在正值川普全球關稅戰,台美關係正處於轉捩點,川普已經多次宣布接受中方邀請,即將去中國訪問。接下來,如果中國和美國關係在歷經關稅戰後重回上升軌道,台美關係未來的發展就很難料了。
更多新聞:
分析/踢館藍軍不成 罷團沒輸 民進黨接收大罷免百萬公民力量 有利改組
分析/罷免票會說話!雙北撐住 賴清德連任紅色警戒區 桃園、台中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