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澂/綜合報導)已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26日挺過罷免危機,最終獲12萬4360不同意票,高於同意票的8萬6291票,成功保住白營執政,也守穩柯文哲的家鄉,甚至為民眾黨在2026選戰留下有利位置。
回顧這次唯一市長罷免案,除了新竹展現「藍白合」團結氣氛,高虹安採取策略就是對準民進黨團立院總召柯建銘與其子弟兵,點名他們就是罷團,加上訴求一旦遭罷不能補選,戰術明顯奏效。
根據中選會資料,高虹安罷免案可投票人總數為36萬0311人,投票人數為21萬2025人,投票率為58.84%,有效票為21萬0651票。投票結果,同意罷免票數為8萬6291票,占40.96%;不同意罷免票數12萬4360票,占59.04%,無效票為1374票。不同意罷免票數多於同意罷免票數,投票結果為否決。
官司纏身爭議大 成罷團鎖定目標
事實上,這起罷免案從一開始就對雙方具有指標意義。新竹市原本是綠營執政縣市,高虹安2022年在「三腳督」激戰中當選,成了當時全台唯一白營縣市長,這裡也是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故鄉。
對綠營來說,柯文哲和高虹安現在涉貪官司纏身,加上高本身爭議多,是奪回新竹的機會。因此,罷團在新竹市發起大罷免,連同藍委鄭正鈐和已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一起連署。
新竹雙罷領銜人戴振博更列出罷免高虹安理由,包括她上任後讓非市政官員的男友干政;曾喊關埔空橋2025年全面完工卻跳票;竹市府粉專一度直播反罷活動,涉行政不中立,並指高虹安已不具備擔任市長能力。
不過,對白營來說,無論如何都要守住柯文哲的故鄉,且高虹安如果挺不過罷免,即便詐領助理費的官司最後全身而退,也無法再復職,甚至對2026白營選情衝擊甚大,更別談藍白合作。
打出危機牌 遭罷市長將中央指定
「攻擊是最好的防守!」這次高虹安面對罷免案,很明確主打差異化求選民認同。她近期發言都直接點名,新竹的罷團就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與其子弟兵,不是公民團體。高虹安也質疑「政治操作實在太明顯」,除了罷團總部就設在民進黨新竹市黨部,領銜人戴振傅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特助,甚至發言人林志潔也曾獲柯建銘推薦參選立委。
此外,由於所剩任期不足兩年,依法無需補選,高虹安打出危機牌,向市民喊話:「新竹市長一旦被罷免,不用重新選舉,直接由中央任意指派代理人接手,等於沒收新竹市民選舉市長的權利。」
另一方面,這次新竹反罷方展現「藍白合」氣氛,除了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多次到新竹為高虹安和鄭正鈐宣講掃街,台北市長蔣萬安7月5日也南下新竹參加反罷免車隊掃街。
反罷「藍白合」 不同意票高於市長得票
從高虹安罷免案結果來看,她獲得不同意為12萬4360票,比2022年選市長的9萬8121票高出2萬6239票,除了「藍白合」的原因,高虹安對決柯建銘等主動攻擊策略,顯然打動市民出來反罷。
至於,高虹安的下一步?當然還是要回來面對涉詐領助理費官司,她一審被判7年4個月刑期,案件目前由高院審理中。高虹安要繼續拚無罪確定,才有機會回任市長,甚至重回民眾黨。
不過,一般預料,市長任期屆滿前,高虹安的官司仍然不會有結果,但至少她先保住了白營執政,新竹市將繼續由民眾黨籍邱臣遠代理市長,直到本屆任期結束。有關2026新竹市長選舉的布局,民眾黨也重新站在有利的位置,無論藍白到時候要怎麼談合作,罷免這一役已激起高昂的士氣。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