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我忘記了所有痛苦,這就像是我第二次生日」。烏克蘭與俄羅斯展開自戰爭爆發以來最大規模戰俘交換,獲釋烏克蘭士兵激動慶幸終於回家了;也有婦女等了3年2個月又11天後,在獲釋人群中找到丈夫時激動尖叫,緊緊相擁。
烏克蘭與俄羅斯展開規模罕見的換俘行動,是自2022年戰爭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俘交換。烏克蘭方面獲釋人員包括270名軍人與120名平民,共390人。此輪交換行動預計持續3天,雙方將依「千人換千人」原則進行,未來兩日仍將有更多人員陸續獲釋。
此次換俘計畫為上週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協商所達成的具體成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參與行動的所有單位表達感謝,並強調政府將持續努力,務求讓所有被俘國人重返家園。他同時指出,除俄軍俘虜外,烏方亦以部分親俄通敵人員作為交換釋放人員。
換俘行動於當地時間23日下午在接近白俄羅斯邊界的烏克蘭北部地區進行。當局派出5輛大型巴士接送獲釋人員前往醫院接受初步檢查與治療。現場聚集近百名家屬與媒體,部分民眾手持失聯軍人照片與橫幅,歡迎返國者歸隊。巴士抵達時,現場群眾高呼「謝謝」、「歡迎回家」,氣氛感人。許多獲釋人員下車時身披烏克蘭國旗。

一名獲釋士兵Anatoliy表示:「我忘記了所有痛苦,這就像是我第二次生日。」
另一名民眾Elia則說,她丈夫在戰爭爆發17天後遭伏擊俘虜,如今終於獲釋,「我為這一天等了3年2個月又11天,我的夢想終於實現」。她在人群中找到丈夫時激動尖叫,兩人緊緊相擁。她形容丈夫身形消瘦、眼神空洞,「他說話時低着頭迴避目光,但我知道俄羅斯沒有令他意志消沉。我看到的,他只是撐着不想哭」。
在醫院的另一處,亦有感人畫面上演。民眾Olena與被囚禁22個月的丈夫Oleksandr Nyhir團聚,兩人深情對望,擁抱許久。她說:「我曾無數次想像這一刻的到來,但直到今天才真正相信它發生了。」

leksandr表示,在獄中常思念家人,如今最盼望能追回失去的時光,也坦言需進一步治療神經系統創傷。
不過,仍有部分家屬無法與親人團聚。Inna帶著7歲女兒Alina前來,手持家人照片,在人群中焦急尋找兒子身影,三年前她的兒子在馬里烏波爾(Mariupol)戰役後被擄。她表示:「我們希望他明天能出現在名單上,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等下去。」

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於現場受訪表示,烏方已準備好推動和平進程,並在伊斯坦堡會晤中表達願與俄方就停火達成共識,但目前進展受限。他說:「首先是戰俘與平民交換,若此順利,第二步是停火,第三步才是領導人會晤。」
雖然俄羅斯總統蒲亭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皆未出席伊斯坦堡會談,雙方代表在領土等核心議題上仍有歧見,但最終仍就這次換俘行動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