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營推「法庭直播」接連挨轟 女法官協會批:全民公審、個案遭肉搜

  • Line
民眾黨提案修法推動法庭直播。女法官協會質疑,此舉將使得個案遭到肉搜。圖為新北地院國民法官專庭法檯席位。翻攝畫面

民眾黨提案修法推動法庭直播。女法官協會質疑,此舉將使得個案遭到肉搜。圖為新北地院國民法官專庭法檯席位。翻攝畫面

A A A
2025-05-19 14:01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日前提案修正《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推動「法庭直播」制度,引發法官團體憂心,繼以全體法官為會員的「法官協會」19日質疑修法方向恐影響證人作證意願,「所為何來?」後,同日以女法官為主的「女法官協會」也接著開砲,批評此舉可能發生個案被肉搜、全民公審等重大治安問題,呼籲立委應保障人權。

民眾黨提出《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針對事實審規範「原則不公開、例外公開」法庭直播。對此,法官協會19日發出聲明抨擊「法院不是秀場、當事人更不是網紅!」法官審理案件靠的是用證據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從來都不是為了「博眼球、賺流量」,「法庭直播」也從來不是問題所在,更不是解方,這樣的修法方向,恐怕會有「所為何來?」的重大疑慮。

同日稍晚女法官也發出新聞稿指出,2017年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專家學者就曾討論法庭直播相關議題,當時女法官協會即表明,在未經審慎評估之下,輕率行之,將使法院、個案訴訟參與人、乃至於整個社會,面臨個案被「肉搜」及隱私之侵害、「全民公審」之謬誤與罪惡、社會治安之重大衝擊,以及真實發現之妨礙。 

女法官協會說明,目前我國審理案件,除依法經權衡保障相關權益,例外不予公開外,其餘原則上均已於公開法庭行進行,且於不公開進行之狀況下,仍得允許無妨礙之人旁聽。此外,《國民法官法》自2023年1月1 日正式施行,讓人民實際參與審理重大刑案,對提升司法透明與強化社會信任已有相當助益,除使審判過程更為公開外,更建立起司法與人民之間直接對話管道。 

女法官協會認為,事實審法庭直播事涉層面甚廣,如證人證述的真實性、被告訴訟權保障、社會輿論對審判獨立的潛在干擾等問題,皆須審慎面對,若未配套完整,可能對審判公正性、程序公平與司法尊嚴造成重大影響。 

女法官協會呼籲,針對此一攸關基本人權的重要修法,應透過專家座談、公聽會及跨界協商廣納多元意見,審慎評估實施之時機與範圍,確保任何改革措施都能在保障基本人權、維持審判公正與司法信賴之基礎上,穩健推進。

更多新聞:

獨家/史無前例!月薪21萬留不住人 新北傳9檢察官辭職轉任律師

獨家/居然要國軍當「法會公差」 規定不准穿戴有國軍標誌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