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訴訟法》釋憲案受理了!憲法法庭能否審理備受矚目

  • Line
憲法法庭同意受理《憲法訴訟法》釋憲案。吳政峰攝

憲法法庭同意受理《憲法訴訟法》釋憲案。吳政峰攝

A A A
2025-05-16 12:08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不滿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修正《憲法訴訟法》,大幅提高開庭與違憲裁判門檻,1月間聲請釋憲,憲法法庭12日為此召開說明會討論綠委是否符合聲請釋憲要件,14日同意受理。惟目前僅剩8名大法官,未達新法所定的10人開庭門檻,憲法法庭未來能否進行實質審理,備受矚目。

憲法法庭16日公告,柯建銘等51名綠委認《憲法訴訟法》第4條第3項、第30條第2項至第6項及第95條等規定,有違憲疑義,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聲請暫時處分,已於14日受理,案號為114年度憲立字第1號。

而因《憲法訴訟法》第32條僅規定「不受理之裁定應附理由,並應記載參與裁定之大法官姓名及其同意與不同意之意見。」並未要求受理的案件也要說明受理理由,因此目前無從得知憲法法庭為何12日開說明會,14日就決議受理,須等到最後實體判決出爐才會得知原委。

根據憲法法庭16日公布的受理案件全覽表,除了《憲法訴訟法》釋憲案,尚有其他27案待審,這些案件全因國民黨、民眾黨兩黨拉高《憲法訴訟法》所定的評決門檻,又遲不審查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的人事案,使得釋憲制度癱瘓無法運作。

而憲法法庭目前只剩8名大法官,受理《憲法訴訟法》釋憲案後,隨即面臨無法跨過新法所定的10人開庭門檻,外界都在關注8名大法官未來要如何進行實質審理。

目前較有可能的方向是,大法官基於權力分立原則,將認定立法權只能制衡而不能癱瘓其他憲政機關,且新法既然有違憲疑慮,則身為「憲法守護者」的大法官自然不受違憲法律規範,而有自我形成司法程序的空間,據此先暫時裁定停止適用新法,改以舊法進行審理程序解套。

本案源於2024年12月20日,藍白推出《憲法訴訟法》修正案,要求憲法法庭法定15名大法官員額中,最少要有10名出席評議、9人投票支持,才能判決案件「違憲」,違憲門檻大幅提高,在現今僅有8名大法官在任,其餘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遲遲未獲立法院同意出任情況下,依照國眾兩黨的版本,憲法法庭實際無法達到10人運作門檻,將立即癱瘓。

民進黨立委拒絕買單,一路反對,但法案仍在國眾兩黨挾人數優勢下進入院會三讀。三讀期間,主席韓國瑜問了:「請問院會有文字修正嗎?」不到一秒就說:「沒有文字修正」,接著決議《憲法訴訟法》修正通過,落槌定案。

51名綠委不滿,1月15日起陸續聲請釋憲,主張憲法法庭有程序自主權,不全然要受到國會所制定的新法拘束,立法程序違反公開透明及討論原則,處理重大爭議法案未經委員會商議、未實質黨團協商、未給綠委充分發言機會,甚至採用舉手投票的不記名表決,致難追究政治責任,顯有重大而明顯的瑕疵。

綠委還主張,修正案侵害憲法保障的司法權核心領域、違反權力分立、民主、法治國、基本權保障、平等及程序安定性等原則等,應受違憲宣告;綠委強調,依據《憲法》規定,立法院僅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不得侵犯其他憲政政機關權力核心事項,以維持憲政秩序。

更多新聞:

獨家/空軍戰機7天內發生三起煞車異常 塔台通聯紀錄首曝光

獨家/居然要國軍當「法會公差」 規定不准穿戴有國軍標誌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