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鳳/政治評論員
大罷免案目前完成藍委二階連署送件中選會共30案,這30席罷團集中送件規劃,若審核通過,將在同一天舉行投票。對於「罷」情,國民黨、罷團及民進黨都有初步的估算,藍營方面傳估計只掉3到5席,綠營方面則估10席起跳,掉個12到15席都有可能。整體若以連署數超過130%為危險席次來估算,目前有18席將是激戰的席次。
根據目前罷團公布的連署比例數,超過160%以上的共有四席,包括台北市松信區(北七)的徐巧芯175%、及中山松山(北)王鴻薇171%、中六選區的羅廷瑋169%及花蓮傅崐萁169%,這都高於130%預估通過數很多,這四席將是激戰中的激戰區,其中二席都在台北市,對台北市長蔣萬安是2026的預熱賽前賽。
其次,連署比例高於法定門檻150%的則有三席,包括中市四選區廖偉翔158%、台北六選區羅智強156%、新竹市鄭正鈐150%。
超過140%有五位,中市五選區黃建豪149%、台東黃建賓144%、桃園市一選區的牛照庭143%、台北四選區李彥秀142%、新北一選區洪孟楷141%。
接下來是130%連署數則有六席,分別是桃園二選區涂權吉139%、新北七選區葉元之138%、雲林丁學忠138%、新北12選區廖先翔138%、台北八選區賴士葆137%、桃園四選區萬美玲135%。
目前加總起來共18席是超過130%連署比例,但另一席基隆林沛祥因為責罵罷團是社會邊緣人,引發罷團全面怒火,罷團全部集中火力進行「基隆絕沛」的連署,林的連署比較晚,截止日也晚,因此林會不會成為第19位超過130%的被罷藍委,5月23日才能知曉。
分析起來,雖然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及桃園市都是被罷團「全壘打」,但超過130%門檻的台北市五位全是重災區,新市北只有三席,台中市也只有三席,桃園市也只有三市,加上花蓮、台東、新竹、雲林。其中台中市包括江啟臣和楊瓊櫻,分別只有108%及102%,這都很低。
這場中型的選舉要怎麼打呢?全國都是第一次的經驗,過去的一區一區的罷免戰,得出來的結論是罷免要選舉一樣「熱戰」,但這次可不是單一選區的罷免戰了。
且從連署的結果來看,除少數例外,被罷免的立委越低調越冷,似乎就越安全。例如新北葉元之,剛開始連署時,連續爆出很多爭議,可是葉元之後來開始轉低調,他的連署數竟然只有138%,比剛開始預期地低。
而中市很多本來縣區的立委也都很低調,所以也很多低空通過,像中二選舉顏寬恆才109%,102%的楊瓊櫻如果扣除第一階段的1%,以及錯誤率,可能連二階也不會過;桃園和新北也不少低空通過的例如呂玉玲等。
這印證被罷立委若不在連署期間增加自己仇恨值,顯然就會降低被罷免的連署數,而投票時的情況是否也是如此?
根據在中二選區被罷免過的前立委陳柏惟說法,自己當時民調是有37%要罷免他,但過程中一直降低仇恨值,結果同意票數只占選舉人數的26.41%,雖然也被罷免成功,但比原本的民調數字要低很多。
現在這樣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型罷免戰,到底要冷還是熱?其實從最近台北市黨部的作法就知道了。
台北市國民黨市黨部現在在各選區都掛上大布條,上面只寫「不同意罷免」,完全沒有寫立委個人的名字,只寫黨部,例如大安區黨部等。這就是在隱藏個人,讓個人曝光度低、個人冷;然後凸顯黨部的角色,讓黨出面來幫全市藍營立委宣傳反罷免、黨部熱。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的作法,採取個人冷戰,政黨熱戰。台北市因為牽涉到下屆市長連任,加上換了一個黨部的主委,顯然在應對這場罷免戰上與過去不同的策略。只不過,台北市的五席藍軍立委仇恨值都很高,這種戰法可以不可以有效撐到投票的七月,有待觀察,也看攻方有無破解之道。
這算是藍軍的第一個好像有效的防守策略,台北市黨部提出來了,那一直被指責沒有作為的黨中央,是不是也有新作法來保全國這18席立委,就不得而知了。
說真的,這樣一防一攻,一攻一防,說不定可以當精彩的政治權謀劇來看,劇情可能反轉再反轉,想必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