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法務部部長鄭銘謙14日與我國友邦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司法、移民暨勞工部長查克拉(Wisely Zackhras)簽署「中華民國(臺灣)政府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政府刑事司法互助條約」,此為總統賴清德就任後首起司法外交成果,顯示兩國目前邦誼仍朝穩定方向發展。
鄭銘謙致詞時表示,台灣與馬紹爾兩國於1998年建交,迄今27年來,民主、自由與保障人權一直是兩國共享的價值觀,也是兩國持續深化合作,穩固邦誼之基石。多年來,馬紹爾不但一直在國際上全力支持著台灣,兩國也在基礎建設、公衛醫療、農漁業、金融投資及司法合作等領域多有交流。
鄭銘謙指出,過去兩國曾簽署包含「洗錢情報交換」、「防制人口販運」及「引渡」等條約、協定或備忘錄,展現台馬兩國共同體認防治跨國犯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日,雙方所完成簽署的刑事司法互助條約,將使兩國在司法領域的合作關係更臻完善,往後兩國將可更順暢的進行調取證據、視訊證人、執行搜索扣押及凍結資產等刑事程序,並深化雙方在打擊跨境犯罪上的夥伴關係。

查克拉則說,在當今這個相互緊密連結的世界中,打擊犯罪需要各國攜手合作。本次的刑事司法互助條約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合作架構,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共同應對跨國犯罪行為。透過這項條約,將能夠共享關鍵資訊、促進法律程序,並強化將犯罪者繩之以法的能力。
查克拉強調,如今與台灣共同簽署《刑事司法互助條約》,正式連結起重要的夥伴關係,這份協議彰顯了馬紹爾對於人民安全與福祉的堅定承諾,也體現出雙方之間建立在相互尊重與共同價值上的深厚友誼。他深信,未來透過其他合作,雙方的友誼將更加深厚。
此為賴清德去年就任總統後所簽署的第一個司法互助條約,顯示賴在司法外交層面上,仍維持著前總統蔡英文的路線。過去我國曾與美國、德國、波蘭、貝里斯、聖露西亞、斯洛伐克、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諾魯、帛琉、吐瓦魯、韓國及日本等國家,完成雙方司法合作條約、協定(議)或備忘錄之簽署,今日再與馬紹爾簽訂刑事司法互助條約。
本條約自2023年開始進行協商,經法務部與馬國司法部多次積極協商,並經外交部及駐馬國大使館之全力協助下,兩國終於達成簽署共識。未來兩國在刑事司法案件上就取得證言或供述、提供文書證據、確認關係人之所在及身分、文書送達、執行搜索及扣押、勘驗物品及處所、協助凍結、沒收等,都可相互提出司法互助請求。
此外,為了提昇偵查效率,兩國將可直接透過視訊,以異地作證之方式詢問證人獲取證詞,大幅縮減跨境取證耗費之時間及勞力,也更符合數位時代科技辦案之需求,對於未來共同打擊犯罪將有莫大助益。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司法、移民暨勞工部查克拉部長伉儷及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艾伯瑞(Bernard Adiniwin)本次特地來台簽署本條約,除拜會鄭銘謙,雙方就如何深化兩國司法合作與交流交換寶貴意見,並在簽約儀式中,與馬國大使卡蒂爾(Anjanette Kattil)共同見證台、馬兩國政府為共同打擊犯罪而強化司法合作的決心。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