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評論美中兩國在瑞士關稅談判成果時,對於中國同意全面開放非常高興,他說,這對兩國都是好事,隨後說,「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這一句與關稅談判沒有語氣連結的話是否代表,美中也對台灣問題進行會談,引起國人注意,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13日)表示,美國國務院對此已經作出澄清,美方對台承諾依然強勁,沒有任何改變,「就我方理解,美中貿易談判過程並未觸及台灣相關議題」。
外交部也接著由發言人蕭光偉澄清,他說,美國務院已解釋,相關說法談的都是美中貿易,不是在說台灣,美方立場沒有改變,反對武力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事實上,有關於台灣問題也在此次美中關稅談判議題的說法,早在此次會談開始前即在華府傳開,美國副總統范斯7日出席在華府舉辦的慕尼黑領袖會議(Munich Leaders Meeting)。主持人就直接問范斯,媒體上出現了一些訊息認為白宮可能有興趣和中國達成一項戰略協議,其中可能包括台灣議題。
范斯對此回應表示,他沒看過關於台灣的戰略協議報導,無法評論,但他可以明確地說,美中兩國政府「沒有針對有關這個特定議題的戰略協議進行對話」。
但是川普在白宮的談話,卻是暗示了中國全面開放市場,是對和平與統一有益的事,此說法讓負責外交與國防的我國安團隊注意,在取得美國國務院回應後,總統府和外交部分別提出說明。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就我方理解,美中貿易談判過程並未觸及台灣相關議題」,政府面對整體國際經貿變局,執政團隊會以確保國家利益和經濟穩定發展為前提,持續掌握情勢、穩健應對挑戰,請國人放心。
外交部也是統一口徑以國務院的回應為依據。
另一方面,今天總統府也刊登賴清德在就職滿週年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的摘要,賴清德先是表態,台灣希望美國繼續強大領導世界,當美國碰到困難的時候,希望得到友盟的協助,以共同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等,台灣都願意共襄盛舉。他說,「美國如果能夠維持強大,對台灣、對印太,以及對世界都有幫助。」
但對於川普將推出的晶片稅,賴清德卻罕見的在受訪時提出不同意見,他說,台積電基於顧客要求,已承諾要去美國投資,相信台積電的產業鏈也會跟著過去,這些都是具體的行動,與關稅無關。如果美國對台灣採取「232條款」措施,對晶片或相關產業課徵關稅的話,反而不利台灣半導體產業或資通訊產業到美國投資。
所謂「232條款」是依據美國的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規定(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以調查與認定特定產品之進口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
賴清德4月在川普關稅日之後,即對美提出「非紅供應鏈」的建議,希望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的晶片供應鏈,但是美方對此還沒有回應。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