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大澂/綜合報導)位在南投縣名間鄉的松柏嶺,一座高約50公尺外型像麥克風的龐大建築物,矗立在山頭,十分顯目,原來這是近日剛完成主體結構的「松嶺之星」觀景塔。縣府為了活絡觀光,耗資5.5億元興建,盼明年初可以試營運,但外界也擔憂,恐怕又會重蹈覆轍淪為「蚊子館」。對於這座未來南投嶄新的地標,縣府的想法和配套措施是什麼?專家又有何建議?
已經完成主體結構的「松嶺之星」,座落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嶺,屬於八卦山脈南端,附近有香火鼎盛的受天宮。從雛型來看,「松嶺之星」高約50公尺,塔頂是大型球體,塔柱上設計雙螺旋狀階梯通道,分為內外兩層,像蛇一樣纏繞。有人覺得外觀就像一支巨無霸麥克風,但也有人形容是男性器官。
想蓋最長天空步道 中央不鼓勵喊卡
根據縣府規劃,未來完工後,塔頂上的球體會裝置動態LED,並設有90公尺透明玻璃步道,和360度透明玻璃的景觀餐廳。白天從制高點可將南投、彰化甚至台中的美景盡收眼底,夜晚球體則有炫麗奪目的燈光秀。

據了解,縣府原先在這裡要蓋「全台最長天空步道」,礙於中央不鼓勵,也不再補助,加上地方意見兩極,前縣長林明溱任內改規劃興建大型景觀塔,並自籌財源。
「松嶺之星」基地面積約1633坪,造價約5.5億元,2022年元旦開始動工,去年9月舉行上樑儀式,今年4月主體結構已完工,目前著手內部裝修和戶外園區植栽等工程。
網友批評破壞自然 居民則憂效益短暫
不過,南投相關社群裡的網友看到外觀後,紛紛批評表示,「超醜,而且看起來好破壞風水」、「破壞山體」、「從遠方看山,卻看到一柱擎天的廢建築」、「蓋這個要幹嘛,給先人住喔」、「蓋一隻塔破壞美景,經濟效益?」、「淪為蚊子館應該是早晚的事」、「去南投只想看天然景色,對這種人造建築完全沒興趣」、「一次性景點+1」。
除了網友負評不斷,縣府月前舉辦公聽會時,地方反應也憂喜參半,雖然居民期待可以帶動大松嶺經濟發展,但也擔心若只有短暫熱潮,恐步上「天空步道」後塵。另外,有居民對夜間點燈有意見,怕影響周邊茶園.農作及生態。


「松嶺之星」的觀光效益,也多次成為議員關注焦點,縣議員簡千翔去年11月5日質詢時指出,觀景塔標榜可遠眺彰化及台中美景,但事實上,松柏嶺的受天宮就可眺望彰化。他說,過去類似一站式的觀光建設,大約只有2、3年的熱度,消退即乏人問津,建議縣府應加強營造完善的觀光廊帶。
縣府澄清未重硬體 已規劃觀光發展軸線
對於各界質疑重硬體的觀光策略,南投縣觀光處長陳志賢受訪澄清表示,這是誤解,其實縣府已從清境、日月潭、集集等重要景點,規劃七大觀光發展軸線,「松嶺之星」就是八卦山軸線的地標,「過往的話,沒有太大的亮點建設,所以我們在幾個軸線都會思考,用大珍珠串小珍珠的概念,變成一個網狀。」
「松嶺之星」附近的受天宮,每年朝聖香客有百萬人,陳志賢指出,「這裡香客很多,我們現在希望把香客串聯結合,變成遊客這樣的概念。」他提到,周邊配套除了受天宮兩個大型停車場,未來也會設置接駁車,預估「松嶺之星」開幕後可吸引62萬人次。

至於外觀的批評,陳志賢解釋,因為現在還有鷹架包覆,但真正設計的概念是雙龍搶珠,也可以說像兩條緞帶,等完工後,那是很特殊的造型。
蓋地標是好事 專家提醒:應發揮獨有特色
根據縣府時程規劃,「松嶺之星」預定六月中旬可全部完工,將採「OT委外營運」方式,引進民間資源和先進新穎的團隊規劃與行銷,最快明年初就可以試營運。
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劉喜臨認為,縣市政府願意求新求變,或者結合科技蓋一個地標,固然是好事,但他也提醒,疫情過後,觀光不再追求大的量體,「會比較從安心安全,或者心靈養生方面去思考,其實南投有很好的特色可以發展。」
嘉義大學行銷研究所教授蕭至惠建議,各縣市可以思考,斥資花大錢蓋硬體設施和努力提供細膩貼心的服務品質之間,何著是吸引遊客比較事半功倍的作法?

更多政策追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