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解讀朝鮮援俄抗烏與川普失算

  • Line

A A A
2025-04-30 00:00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俄烏戰爭最新進展,最受人關注重點就是俄羅斯順利收復庫爾斯克;2024年8月庫爾斯克遭致烏克蘭入侵後,原先基輔預期佔領庫爾斯克,將成為與莫斯科議和時,在談判桌上可用交換籌碼。但基輔卻嚴重低估莫斯科高層應對俄烏衝突所具備政治決心與作戰意志,如今不但收復烏克蘭東部與克里米亞遙遙無期,庫爾斯克再被俄軍逐出佔領區,華盛頓強勢施壓要求澤倫斯基儘速結束衝突,整個態勢顯然對基輔嚴重不利。

此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官方喉舌媒體,朝鮮中央通訊社於4月28日「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高度評價參加俄羅斯聯邦庫爾斯克地區解放戰役建樹英雄殊勳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戰鬥部隊」為題,發佈新聞報導通稿,證實北韓面對俄烏戰爭派兵參戰,總算在多方不斷指證與傳聞北韓派遣部隊支援俄羅斯,直接涉入武裝衝突,終於由平壤官方發布聲明與新聞報導獲得證實。

透過解讀該份新聞報導內容,吾人可解讀出下列各項重要關鍵要素,並可藉此更深入理解金正恩派兵參戰之決策過程與考量因素。首先必須指出,依據前述新聞報導內容,可以明確證實平壤係因烏克蘭派兵入侵庫爾斯克州,促使朝鮮考慮必須承擔《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所規範條約法理義務,因此才決定派兵援助俄羅斯參與對烏克蘭之軍事行動。

其次依據前述報導內容:「金正恩同志分析和判定當時的戰況正適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簽訂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條約第四條的行使,並以此為根據,決定我國武裝力量參戰且通報了俄方。達成協議後,向共和國武裝力量戰鬥部隊下達了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與俄羅斯武裝力量協同作戰,殲滅烏克蘭新納粹侵略者,解放庫爾斯克地區的命令。」因此足以判定平壤本身才是派遣軍隊參戰發起者,並非因為莫斯科本身軍事力量已被戰事嚴重削弱,因此缺乏兵力戰力不濟,所以才向平壤乞求派兵援助。

再者就要注意到報導內容提到:「我國武裝力量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進行的軍事活動,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和朝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的各條款與精神,是最忠實履行的實際表現的模範事例、良好榜樣。」在此必須指出,顯然平壤刻意援引《聯合國憲章》以及該報導原先已提過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其實就是強調朝鮮派兵參戰師出有名。

若論聯合國各會員國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權,顯然就是依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聯合國任何會員國受武力攻擊時,在安全理事會採取必要辦法,以維持國際及安全以前,本憲章不得認為禁止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之自然權利。會員國因行使此項自衛權而採取之辦法,應立即向安全理事會報告,此項辦法於任何方面不得影響該會按照本憲章隨時採取其所認為必要行動之權責,以維持或恢復國際和平及安全。」

原則上平壤確實可依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協同莫斯科針對烏克蘭入侵共同行使自衛權,但可議之處在於平壤與莫斯科並未依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規範,立即向安全理事會報告,而是以秘密參戰模式,派兵參與軍事作戰行動,直到俄羅斯收復整個庫爾斯克州之後,才對外公布證實此事,確實是不盡然完全符合國際法條義務;但就國際法理實踐前例來說,其實行使自衛權時毫不理會聯合國安理會,根本就是司空見慣,國際社會應當很難就此指責平壤。

此外就要提醒,平壤派兵參與莫斯科收復庫爾斯克軍事行動,從頭到尾都未進入過烏克蘭境內,在這個面向上確實沒有可議之處;但在執行軍事行動期間內,平壤從未正式宣布對烏克蘭採取敵對行動,因此當然在程序上不算完整。但人類自前蘇聯在二次大戰末期對日宣戰之後,從來就沒有任何國家依據國際法理正式宣戰。所以就宣戰程序而言,其實透過具體法理實踐,早就成為全球都不重視與遵守之國際法理,因此國際社會若要因此理由指責平壤,恐怕也無法鳴鼓而攻之。

最後就要提到,經過平壤此次如此高調宣示係由其主動派兵,參與俄羅斯驅逐烏克蘭入侵庫爾斯克軍事行動後,在戰略嚇阻層面上,其實是除北京外,更拉住另個能夠在朝鮮半島發生衝突時,能夠依據條約義務,派兵援助其軍事行動之盟國,此項戰略利基絕對會讓華盛頓與首爾有所忌憚;並有可能改變整個東北亞各方戰略算計架構。

至於川普總統就任前,高調放話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顯然目前是踢到鐵板,整個進程並不若預期那樣單純順利。川普為何會如此失算,其實亦有多項因素所致:首先是華盛頓預備迫使基輔以及不公平條款讓渡開採礦產協議,此種趁火打劫手法,顯然就已經讓美國失去中立超然地位,因此讓川普政府介入調停俄烏衝突,在國際社會整體形象完全崩壞,所以根本就無法獲得任何國家聲援,協助華盛頓勸服基輔讓步。

其次川普謀士擺明希望將烏克蘭領土讓渡給俄羅斯並納入和平協議,以一步到位模式解決整個爭議;但其智囊顯然缺乏歷史常識與國際政治敏感度,戰爭衝突解決爭端先求停戰就已經相當不易,讓渡領土往往不是代表停戰談判者,在其國內所能擁有之法理權責。要求澤倫斯基停戰上有可能性,但若要其放棄烏克蘭領土,基本上權責屬於烏克蘭國會,根本就無法由基輔政府體系作主決定。無數國際戰爭與衝突,遺留多起領土爭議懸案難以解決,假若川普團隊不能夠認清此等政治現實,俄烏談判絕對不可能順利獲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