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菱傳媒》本月15日獨家報導,中共對台滲透無孔不入,利用宮廟結合黑道,吸收需錢孔急的軍人。在新北市開設宮廟的32歲的太陽聯盟寶陽會副組長李慧馨先被中共軍事機構收編,她找來無業的陳姓男子及曾衛戍總統府的「天下第一營(陸軍憲兵211營)」彭姓退役士官組成共諜組織,再以給付工作費為誘因延伸吸收7名現役軍人。全案共10名被告,2月底被高等法院依違反《國家安全法》等罪分別判處6月至6年8月不等徒刑,並延長羈押。
《菱傳媒》獲報,被吸收的7名軍人中,有3名憲兵指揮部士林憲兵隊士官、3名飛彈快艇作戰部隊官兵及1名總統府侍衛室憲兵,部分犯行是在營區內拿著五星旗自拍投降影片,部分則是洩漏演訓等國防及軍事機密,甚至連總統賴清德的萬里警衛室情資都被偷拍。
《菱傳媒》的報導內容在法務部明(21日)在立法院的報告內容,得到進一步的肯定,根據法務部的報告,中共對台滲透類型,已從傳統軍事情報刺探,逐漸擴張至發展組織、科技淘空、介選滲透及利誘國軍拍攝投降影片等違法行動。
立法院週一(21日)邀請司法院副秘書長、法務部部長、法務部調查局局長、法務部廉政署署長、國家安全會議、國防部、國家安全局、海洋委員會、內政部警政署、國防部憲兵指揮部、國防部資通電軍指揮部、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率所屬相關單位列席,就「軍事審判專庭(股)之執行現況,並就共諜滲透、機敏資訊洩漏等國安事件及忠誠安全查核機制,提出檢討報告及防制措施」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法務部指出三大新增類型說明,第一為「科技淘空」,除吸收軍方潛伏刺探機密案件外,境外敵對勢力亦對高科技產業取得我國高科技產業之經營權;或藉由設立空殼公司、假外資或在地協力者等手段惡意挖角人才,取得科技人力資源及研發成果,嚴重威脅我國產業競爭力與經濟安全。
其次為「介選滲透」,即積極運用兩岸交流平台進行統戰操作,影響我國赴陸民眾政治認知、族群觀感及對敵對勢力之態度。搭配赴陸旅遊、招待食宿等,伺機干預介選。
第三是「發展組織與利誘軍人拍攝投降影音」,敵對勢力以我退役軍人拉攏現役軍人、金錢利誘、債務脅迫等手法,對我軍事單位進行滲透,要求拍攝投降、宣誓效忠影片,企圖瓦解我國國軍士氣、破壞軍紀。
至於案件數量,法務部統計,國安類案近3年偵破數量持續上升,滲透領域由軍事情報擴及至高科技、公共基礎建設、學術研究及民間交流。在「國家安全法」部分,自2022年起檢調機關偵辦違反該法起訴案量上升,從當年11件攀升至隔年20件、2024年29件。起訴人數亦倍數成長,其中2022年18人,2023年50人,2024年81人。
在中資非法經營業務及涉中(法律條文載大陸地區)侵害營業秘密部分,法務部指出,檢調偵辦違反《兩岸條例》第93條之2非法經營業務(非法挖角)案件數量,2022至2024年分別為31件、28件、21件;偵辦「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2涉中侵害營業秘密罪,近3年偵辦案件數量分別為9件、10件、7件。
法務部指出,近年村里長赴對岸接受招待,時機與我國選舉相近,對岸有目的性地資助旅遊、食宿、交通等相關費用,並做選舉指示或暗示,與選舉具有緊密關聯性,地區官員到場交際宣講,冀圖影響或動搖我國有投票權人之意願,違反我國《反滲透法》。檢察機關2023年偵辦反滲透法案件起訴11件,2024年起訴60件。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