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統獨期待、策略與結果 論上策、中策、下策以及下下策

  • Line

A A A
2025-04-02 00:00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針對美國智庫所提出2027年兩岸發生戰爭衝突預言,筆者分別從追求統一與獨立兩方視角切入,並就不同期待、策略與結果,將其區分為上策、中策、下策以及下下策等不同狀況,分別解析。在此提供《菱傳媒》讀者分享,祈請各方先進不吝指教。

由於「期待」是「策略」誕生源頭與驅動力量,而「結果」則是落實「策略」所將獲得境遇;因此在下述所列八種狀況中,基本上此三項要素在理論上都會構成因果關係,有時亦可能糾葛不清,因此必須提醒讀者必須理解,有時吾人雖然採用特定策略希望達成所望期待,但卻很可能獲得最不希望獲致之結果。

首先就追求統一者立場來說,最理想期待必然是和平統一,而且是透過交流、溝通、對話、協商與妥協過程,獲得兩岸都能夠接受方案,此種結果不但符合兩岸期待,同時在檯面上亦會讓國際社會能夠接受;這種狀況對追求統一者可稱為上策。

其次雖然在表面上還是和平統一,但實際狀況卻是強者順利獲得不戰而屈人之兵結果,利用各種政經與軍事優勢,讓弱者確實無路可走,在不願透過前述交流、溝通、對話、協商與妥協過程前提條件下,硬是不願喝敬酒,被迫要吞下罰酒。在歷史上面對形勢比人強,對方將刀劍架在脖子上,或是本身面對經濟政策失敗,財政破產掌握政權無以為繼,最後不得不委曲求全答應城下之盟,讓對手兵不血刃達到目的,其實案例多不勝數,這時候就顧不得弱者這邊願意不願意接受政治安排,而國際社會對此亦無從置喙;此種狀況對追求統一者可稱為中策。

再者就是透過戰爭衝突,強者與弱者都要付出代價,社會亦將產生怨懟,但弱者無從改變被征服命運,最後亦必須面對殘酷結局,接受強者宰制達成政治統一。國際社會對此或許會有雜音,但若是缺乏強烈政治決心與軍事實力,恐怕亦是難以介入干預其事。國際社會此種歷史案例不勝枚舉,就算他方懷抱異議,最多只是國際政治法理懸案,但在真正運作軌跡上,亦只能接受政治現實;透過動武達成統一其實只能算是下策。

此外最糟糕的是強者決定動武達成統一,但卻誤判情勢最後卻無法達到目的,戰事發展變成尾大不掉,造成消耗國家實力無底洞,最後反而搞到本身相當難堪。《孫子.火攻》:「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就是這個道理;此種惡果證明此對追求統一者來說確實是下下策。

反過來說,對於追求獨立者來說,當然上策就是達成和平獨立;不用付出戰爭流血代價,透過交流、溝通、對話、協商與妥協過程,對立雙方理解到大家和氣分手,將會遠比搞到魚死網破兩敗俱傷好得多。但追求獨立者若要依據上策獲得和平獨立結果,就要反問本身是否具有勇氣面對事實,進行對話與協商,否則只是隔空叫陣,其實只是證明連追求和平獨立勇氣都沒有,更遑論能有足夠智慧處理問題。

對於處於相對弱勢但卻有意追求獨立者所能採取中策為何?基本上就是在不發生戰爭衝突前提下,運用各種方式嚇阻強者採取戰爭衝突手段解決爭議;讓強者就算不滿亦無法獲得統一,但又不得不吞下苦果。但若仔細思考若要運用此種中策,扈從大國找人撐腰依附強權仰人鼻息,幾乎是難以避免必須付出代價。而且此種策略只能算是維持歷史暫態之戰略選項,其實並未能真正拆除危機引信,解決問題源頭。反而有可能是飲鴆止渴,到頭來得不償失。

當然有些雖然處於弱勢地位,但又堅定追求獨立者策略觀點確實是認為透過戰爭衝突,挫敗或是削弱強者,最後讓其知難而退,徹底放棄打算與弱者統一企圖。當然此種策略必然要借力使力,在過程中刻意將大國強權拉下水,運用外來助力投入衝突達成追求獨立目的。儘管戰爭衝突過程會有損失與傷亡,假若覺得為此值得付出代價,追求獨立者採取如此下策,儘管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但可能性確實存在。

此外就要提醒世事興替變化無常,許多戰爭衝突前樂觀估算,到頭來都變成夢幻泡影完全落空。當運用戰爭衝突希望藉此達成政治獨立,結果卻是弄巧成拙讓期待完全落空。最後因為主動挑起戰端,最後搞到被強者擊敗,此時國際社會必然認為這根本就是因為自尋死路,自然就會袖手旁觀懶得搭理。

千萬不要忘記,假若採取主動開啟戰端者,在戰事爆發前能夠預見本身將會軍事失利遭致挫敗,基本上沒有人會自不量力自掘墳墓,採取此種神風特攻隊玉石俱焚自殺下下策。通常都是自以為聰明,原先沒有膽氣與智慧追求上策,但在採取中策獲得大國強權支持,藉由嚇阻暫保穩定卻得意忘形,最後覺得有機會讓大國強權介入干預擊敗較強對手,因此願意鋌而走險採用下策主動挑起戰端,最後卻發現大國強權只願意承擔落實上策時,在相當有限條件下支持力挺,但卻不願意被捲入漩渦,隨著衝突被拖下水陪葬在下策中。

最後還是要說,兩岸情勢發展存在多項指標,溝通互動對話往來到如此地步,還能否撥轉時針回到從前,恐怕機會不高。雙方實力變化都在動態發展,亦無法將歷史樣態定格永不改變。在政策選項上,強者自然具有相對優勢,但後者未見毫無機會,只能讓對方予取予求。最後兩岸會走向何種結局?會不會超出前述八種狀況?無人能夠斷言;但必須牢記,兩岸只要是透過戰爭衝突解決爭議,雙方都會成為輸家,只有大國強權希望藉此謀取戰略利益,會樂見臺海上演此種兄弟鬩牆骨肉相殘劇本,臺灣會不會被導演成為下個烏克蘭,就讓我們看看臺灣鄉親有沒有智慧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