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淡江大學政經系全英文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岩崎茂獲聘為行政院政務顧問、新黨副秘書長游智彬以桃園市政顧問頭銜作為抗爭的旗幟,這類「顧問」都非官銜、官職。
行政院的確設有顧問,按照〈行政院編制表〉,行政院顧問官職簡任13至14職等,員額11人;桃園市政府也設有顧問,按照〈桃園市政府編制表〉,顧問官等簡任12職等,員額4人。這兩種顧問可由常任文官擔任,也可以政治任命、機要進用,都是依法銓敘合格,領機關薪水的正式官員。岩崎茂任行政院政務顧問、游智彬任桃園市政顧問都沒有薪水,不是機關首長進用的官員,不具任何公權力,無任何職權;就是一紙聘書、一盒名片,隨人拿去對外光宗耀祖或招搖撞騙。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東京專欄〉專文分析卓榮泰邀請岩崎茂任行政院政務顧問:「在新的國際形勢和兩岸軍事對立方面,能夠起到重大的出謀畫策的作用」,這說法便是錯把虛位當實權,誇大其實。岩崎茂看不到一紙公文,不能出席任何會議,缺少與科層體系正常互動的機制,就只有建言的功能,而且要建言也得有人給予他開口的平台,且有人要聽。
媒體人矢板明夫則認為岩崎茂一案代表了「日台之間的交流,應該是歷史上最密切」,這話也待商榷。岩崎茂與臺灣的互動的確創下了多個第一,去年5月〈菱傳媒〉便獨家報導岩崎茂參加總統賴清德就職的慶賀團,日本高階退將無此前例,岩崎茂是第一人。此外岩崎茂來台時並公開出席了淡江大學教授蔡錫勲主辦的論壇、發表演說,日本歷任的統合幕僚長未曾在台灣如此公開,岩﨑茂去年參加慶賀團與演講,的確是台日關係史上首見。
但岩崎茂就是民間人士,不等於台日官方互動,其擔任會長的〈日本安全保障危機管理學會〉為日本退將與右翼人士相互取暖的平台,該學會刊物上不少言論擔憂這一代日本年輕人「弱懦」、「不關心時局」,振臂疾呼應該加強危機意識與愛國教育,這大概是臺灣深藍長輩高喊總統蔣公、深綠前輩倡言獨立建國對「00 後」說教的口吻,就算諄諄言者染黑頭髮企圖拉近與聽眾的距離,年輕人誰理會?何況高舉著「臺灣有事日本有事」口號的岩崎茂被問到「臺灣有事到底日本會如何做」,他也無答案。
找岩崎茂是行政院長卓榮泰為民進黨政府妝點,而游智彬扛著桃園市府市政顧問頭銜直播、抗爭,則是自己充門面。桃園市議員詹江村說的有道理:「游智彬的行為就像有人自己在外面,勇敢行俠仗義、路見不平的時候,卻對外丟下一句『阮老大是善哥』,顯得自己沒有擔當,也害了張善政。」
游智彬起家於新黨,新黨是他的資產卻也是他企圖政壇躍升時的最大包袱。新黨最大問題不在統而是只有統,除此之外其代表的價值就是極端保守派,比國民黨還國民黨。統有很多種,有的因為反台獨而統,有的以中國大陸民主化為兩岸談判的前提,有的以中華民國的存在為前提,更有一種統,是被誤以為統。例如聲援陸配亞亞、長久投入工運的鄭村棋,他的主張是如果中共真堅持社會主義理想達成無產階級解放,那可以統。鄭村棋其實是批評中共背棄理想,背棄中國無產階級卻侈言臺灣人民,這是超越民族國家的論點,超越統獨。統或反獨,可以很多元,但當統一只有北京定義的統,或新黨只高喊民族認同的統成為統的主流時,統沒有前途。
新黨不是沒有功能,可以大膽喊出國民黨不敢喊的話,大膽講出那種一開口就會嚇跑選民的主張,是多元社會的一股聲音,但終究是主流政治的邊緣。
游智彬宣稱要選立委,在小選區的選制下,不只要衝知名度,更要搶佔中間選民,不可能站在光譜的極右邊而盼望多數選民會支持他。游智彬直播、抗爭,他用的名號是蹭張善政而不是高舉新黨副秘書長的頭銜,他知道自己必須轉型。轉型一定要換黨、退黨,換黨無法被提名,退黨又面臨食之無謂棄之可惜的雞肋困局。不放棄新黨只想藉著張善政而轉型,看似如意算盤,現實政治上被視為投機,一定會兩者皆空。堅持是新黨僅有的政治資產,游智彬不可能又要新黨的堅持,又在行為上投機,兩者背道而馳。游智彬轉型的路徑圖,不管接下來為何,前提要主動辭掉桃園市府市政顧問,先止損投機的負面,回復堅持的人設,再做政治抉擇,穩健踏出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