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香港長和集團擬出售港口業務給美國公司貝萊德,中國在經過近半個月的口誅筆伐後,進入法律層面,中國決定祭出《反壟斷法》,只要對中國市場競爭產生重大影響,中方就有權審查。一旦進入審查,期限為180天,但也可能延長。審查結果可能是「附條件批准交易」或者「禁止交易」。
長江和記4日公告,擬將旗下一系列港口業務出售給美國貝萊德集團(BlackRock)主導的買方財團——貝萊德-TiL財團,總價格為227.65億美元。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3月28日回覆媒體表示,注意到長和將與美國貝萊德簽署巴拿馬港口的交易協議,將依法進行審查。
根據中國的《反壟斷法》條文,只要跨國交易構成經營者集中,而經營者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達到申報標準,則該交易需要向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即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申報,經批准後方可實施。在此交易中,貝萊德-TiL財團是本次交易的申報義務人,其他交易方則需予以配合。包括罰款在內的未依法申報的法律責任主體也是貝萊德-TiL財團,而非長江和記。
報導引述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從公開信息看,交易雙方與監管機構可能「在溝通但還未申報」。
他說,因為這筆交易的買方是資產管理公司,透過基金投資和管理,而非直接進行市場交易,其在中國境內的年營業額很可能未達到反壟斷申報規定中的人民幣8億元(約新台幣36億元)。
不過,無論該交易是否符合必須申報的條件,根據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仍然可以審查那些未達到申報標準、但可能對中國市場競爭產生重大影響的案件。
如果市場監管總局經審查認為,長江和記與貝萊德的交易影響中國相關市場的公平競爭,可以採取「附條件批准交易」或者「禁止交易」等反壟斷措施。
另外,中國外交部定調,此次事關巴拿馬兩端碼頭的交易,是國外勢力壓逼,外交部並沒有點名國外勢力是誰一個國家,也沒有批評長和實業的李嘉誠。
中國外交部的態度讓中國對準李嘉誠的批評消音,連中國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日前就香港長和集團擬出售海外港口業務一事表示,長和這項交易涉及重大國家利益,「變賣碼頭無異於向對手遞刀」;但玉淵譚天微博帳號目前已看不到這篇文章。
新浪新聞29日轉載「玉淵譚天」的文章,指長和集團4日公布擬向美國貝萊德(BlackRock)為首的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等港口業務後,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官網轉載了多篇香港大公報的文章,並歸納出這些文章背後的5個認知。
其中一個認知是港口營運並非普通資產,而是關鍵基礎設施,長和這次交易涉及重大國家利益,在地緣政治愈趨緊張下,「變賣碼頭無異於向對手遞刀」。
其他4個認知包括交易不符合商業邏輯、企業在美國脅迫下賣港口助長了霸權主義的氣焰、巴拿馬運河被「美國化」後中國在該處的航運貿易勢必受制於美以及長和應從中國國家利益角度慎重處理可能損害國家利益的交易。
這篇文章目前仍可在網上搜尋到,但在玉淵譚天的微博帳號已消失。
貝萊德原本是美國華爾街投資中國的主力,甚至在2021年取得中國首家在中國獨資國外基金公司,貝萊德在2024年開始撤出中國,甚至2025年在中國上海所擁有的大樓也停止付息,斷頭給銀行。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