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張顯耀很爭議 但拿他抹紅柯文哲太超現實

  • Line

A A A
2025-02-17 10:30

施威全/淡江大學政經系全英文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檢方洩密柯文哲手機內容,揭露了前立委張顯耀向民眾黨幕僚轉達的訊息,媒體據以下標「柯文哲直通習辦」,這定調頗離譜,要不是對兩岸關係的基本常識無知,就是刻意誇張。

被揭露的手機訊息洋洋八點,若內容為真,真正重點其實在最後一點:「張顯耀表態爭取不分區立委」。由此提綱挈領解讀其他各點,整篇訊息的用意一目了然,老共根本不是重點,只是被張顯耀拿來說自己很重要、有通北京的管道,並企圖讓柯文哲知道他努力穿梭各方,包括林義守、郭台銘、藍營等等。

訊息裡提到「張已前往大陸和相關重要高層人士(習近平辦公室、國台辦宋濤)會面,確認大陸正面看待柯主席的態度」,若此段文字為真,張顯耀既非受民眾黨委託到北京,北京也沒要張顯耀傳遞訊息給民眾黨,媒體逕自認定「柯文哲直通習辦」是栽贓。

檢方洩密的訊息若為真,顯示張顯耀想促成郭台銘與柯文哲合作,合局若成他居功厥偉,如同他曾努力奔走於親民黨與國民黨之間。政治本是搭橋工作,如同媒人,對A講點B的好話、對B稱讚一下A,原本意興闌珊的兩造或許能有點火花,積極任事不代表道德上有問題,但這一局裡,張顯耀「已和郭台銘見兩次面」,亦即不算郭近身策士;得透過民眾黨幕僚來轉達其爭取提名的意願,也算不上柯文哲的身邊智囊,其份量其實在於「銜林義守創辦人之命」,北京方面的訊息被拿來幫襯而已。一個人在哪裡穿來引去,何來「柯文哲直通習辦」?

張顯耀期待郭柯合作成局,恰好不是北京的態度。張顯耀想給柯文哲的訊息,日期是2023年的9月24日,但當年8月底國台辦已經公開說郭台銘「背信忘義」,之後還有「天人共戮」、「砸鍋/郭」的說法,這些都是公開表態;私下對郭台銘的批評更早,在8月初就有露骨的說法:「中共涉台系統不認為郭台銘有資格被選為台灣領導人、郭的過往言行大陸看得很清楚,對『這個人』有所評價,大陸不認為台灣人民會認同在大陸有龐大資產的政治人物。」《菱傳媒》去年有專欄文章(https://rwnews.tw/article.php?news=11262)揭露,上述3點看法不是只來自一人一地的評價。

北京討厭甚至看不起郭台銘,張顯耀推柯文哲與郭台銘合作,與北京立場不一。憑張顯耀想要傳達給柯文哲「柯郭配」的訊息,就認定「柯文哲直通習辦」,還做成標題,太荒謬。

兩岸關係中,張顯耀是推動黨政交流要角,親民黨與中共正式往來始於2005年的搭橋之旅,張顯耀亦是一員。但其陸委會副主委任內涉及洩密疑雲時,對於馬英九政府不滿意的深藍輿論,將其當成金溥聰治下的犧牲品,甚至捧為我方的談判戰將,則太過其實。張顯耀任陸委會副主委時,兩岸恢復制度化協商已有相當時日,直航、共同打擊犯罪、ECFA等都已經簽了,兩岸談判時的折衝有文官在第一線,幕後另有陸委會高層、國安系統沙盤推演,2009、2010年時任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與國台辦主任王毅推動建立直通秘密管道,張顯耀並沒參與,後來陸委會人事異動,制度化協商持續,張顯耀較具儀式性角,而不是殫心竭慮的籌謀者。

近日媒體回顧當年,說張顯耀離開陸委會是因為內鬥而捲入涉密案,有點顛倒因果。他不是馬英九的智囊,所謂馬英九跳過當時國安會仰賴張顯耀與陸方溝通非事實,因為制度化協商下官方與官方有既定管道,政府大陸政策決策有其既定機制,張顯耀的功能上下皆知,包括陸委會在內的國安系統上上下下沒有人會,也沒有必要鬥他下台。張顯耀被要求離開陸委會轉任某處董事長,其實是要保全他,這是當時處理類似案例、人事的手法:事情真相未明但看似將爆發時,先換個位置,萬一事情爆發了對政府衝擊較小。可惜張顯耀誤判形勢,真以為有人故意鬥他。

張顯耀有爭議,但不代表其就是匪諜。檢方洩密、媒體指控他幫柯文哲直通北京,幾乎同時橋頭地檢署依《反滲透法》起訴張顯耀涉「中國介選案、拉抬郭台銘聲勢」。這說法比柯文哲直通北京更荒謬。北京一方面罵郭台銘背信忘義,表明「我們認為臺灣人民不可能支持郭台銘」,同時又給錢要求張顯耀助選郭台銘?不可能。若只以助選郭台銘為由認定張顯耀違反《反滲透法》,這是冤案。

兩年來橋頭地檢署一直認定中共助選郭台銘,去年4月《菱傳媒》的專欄文章「中共為郭台銘助選?橋頭地檢署揭露政治疑案」https://rwnews.tw/article.php?news=14729便有評論。根據該地檢署去年新聞稿,老共介選竟然是要支持郭台銘、推翻侯友宜、促成柯文哲擔任郭台銘的副手。現在這個與現實太脫節的劇情,今年橋頭地檢署又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