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麗娜/台北報導)為化解立法院衝突及總預算僵局,總統賴清德10日召開史上首度「院際協調」,邀五院院長就國內外情勢及總預算案交換意見。針對藍白大砍總預算案引爆大罷免潮,立法院長韓國瑜當場呼籲賴清德攔下迎面而來的大罷免潮,還要行政院別針對總預算案提覆議,拋出用「追加減預算」 方式化解僵局。對於韓國瑜的倡議,目前藍綠白各有盤算,也都沒把話說死,朝野能否化解總預算僵局,還是為後續的大罷免再添柴火,棋未下到最後,結果尚難逆料。
立法院1月21日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攻府總預算案,不過審議過程荒腔走板,出現重複刪減、超額刪減情況,不少部會重要業務也遭大幅刪減或凍結,引爆各行各業怒火。綠營順勢推動大罷免,利用春節年假期間,各地罷免行動遍地開花;藍營也以罷制罷,迄今已有31位藍委、13位綠委罷免連署提案送出。
在大罷免浪潮襲捲之際,賴清德拋出邀五院院長茶敘,藍營質疑這是賴清德的鴻門宴,只是大罷免的過場。不過,韓國瑜在幾經考量下,還是同意赴宴,並透過該場合向賴清德「溫情喊話」,盼賴清德以執政黨主席角色叫停大罷免;而賴則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回應,形同要韓先處理總預算這個「因」,再來討論大罷免的「果」。
綠批總預算凍刪 傷筋動骨「礙難執行」 藍白稱通過金額 依舊史上最高
回顧總預算審議過程,立法院上會期於去年9月20日開議,當天藍白即以總預算未納入上會期的通過的禁伐補償、健保點值、公糧收購預算為由,在藍白挾人數優勢的情況下,破天荒退回總預算案,朝野為了三筆預算案僵持49天,直至11月8日才通過將總預算付委審查,嚴重壓縮預算審查時間。
這次卓榮泰內閣提出的總預算規模高達3.1兆元,是史上最高的總預算案,歷經兩個多月的委員會審議後,立法院趕在會期結束前,於1月15日展開密集協商。但在藍白陣營祭出「案海策略」,提出高達3000多案進行刪減或凍結,歷經兩次協商都無結果,立法院遂於1月17日就「通案」部分進行表決。
當天藍白聯手表決通過中央各機關及所屬通案刪減用途別項目,包括水電費統刪10%、特別費統刪60%,以及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除另有預算案決議外,統刪60%等。另通過藍白共同提案,關於中央各機關及所屬歲出通案刪減用途別項目,以及如總刪減數未達新台幣939億7500萬元,另予補足。
由於歷年來中央政府總預算刪減金額約在200至300億之間,此次藍白聯手第一天就在通案部分大砍939億,引發賴政府高度緊張。緊接著民進黨展開搶救預算48小時大作戰,行政院長卓榮泰更是3度親上火線,偕「重災區」部會首長對總預算案的衝擊一一進行說明,卓高分貝痛批藍白大砍預算是「毀滅中華民國的第一步」,呼籲懸崖勒馬。藍白陣營則反擊卓榮泰帶頭造謠,強調專業預算審查,堅持為人民看緊荷包。
立法院院會1月20、21日一連兩天,上演不斷電馬拉松式表決大戰,20小時裡國民黨陣營一再提出更正案,甚至表決過了,還提出修正案,形成邊表決邊撤案的離譜情況,最後藍白聯手刪減約2075億元,另凍結400多案約2600億元,刪減及凍結金額仍是史上最高。
史上最混亂總預算審查 立法院「違憲」審查報告迄今未能送出
在藍白陣營大秀肌肉的情況下,總預算遭到大幅度刪除及凍結,加上立院通過「不得流用」決議,不少部會運作確實受到影響。賴清德形容這次預算大幅凍刪,「讓國家成為一台無油可動的車子」。藍營則辯稱即便凍刪金額史上最高,但通過的預算依舊是史上最高,甚至比前總統蔡英文時期的總預算還高,質疑「蔡英文能,為何賴清德卻不能?」總預算審查結果,淪為朝野自各表述,綠營哭天搶地喊窮,藍白陣營則反批賴政府帶頭造謠。
平心而論,此次總預算的刪減幅度,凍刪金額史上最高是事實,通過的金額史上最高也沒有錯。但問題是,總預算審查淪為朝野的競技場,藍白陣營報復式大幅凍刪預算,甚至要求「不得流用」,不少部會業務確實面臨「沒錢可用」的窘境。 總預算凍刪幅度不是最大問題,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刪減的項目與限制,形同「砍了買肉的錢,又規定不能拿買菜的錢買肉,如今卻又回頭批評為何沒有滿漢大餐只能吃素?」
這次總預算審查過程,確實出現不少荒腔走板的情況。過去審查總預算最後階段,朝野陣營都會有「案海」出現,主要是因為各別立委會針對部會給「下馬威」,有時只是透過預算提案,要部會配合立委問政需求。而過去朝野協商階段,各部會都會針對不合理的預算刪減據理力爭,歷屆立法院長也會積極邀朝野黨團協商,透過密集又冗長的協商過程,最後多數不合理的預算刪減案都會自動撤回,僅留待僵持不下的預算案進入最後表決。
然而此次預算審查過程中,藍綠白陣營並未就總預算審議進行實質協商,包括通案刪減原則及幅度都未經討論,同一科目多個刪減提案,過去「以大包小」的表決模式也未能落實。先是藍白陣營未能對總預算刪減提案品質進行把關,加上朝野協商功能未能發揮,最後終於上演史上最混亂的總預算審查。
在混亂三讀的過程中,最後通過的預算提案有重複刪減的,甚至有超刪的情況,由於同一科目可能兩筆刪減同時通過,那麼要以哪個版本為準,由於議事人員無法自行決定,也就無法進行統計,導致總預算審查報告迄今未能送出立院,形成了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口中「送出是違憲、不送也是違憲」的總預算案僵局。
亂刪總預算掀大罷免潮 韓國瑜上火線拆彈 賴清德四兩撥千金
面對總預算的亂象,行政院在年前就拋出將提出覆議,總統賴清德也在年後召開史上首度「院際協調」,邀五院院長到總統府茶敘。如何化解總預算僵局及面對即將來臨的大罷免潮,成為賴清德的首要任務。藍營視這場茶敘為鴻門宴,認為立法院長韓國瑜若出席,恐將淪為「五打一」的局面,不過韓國瑜幾經考慮還是允諾出席,頗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味道。
韓國瑜出席茶會,顯然是有備而來,當場呼籲總統賴清德喊停大罷免,還要行政院不要提總預算覆議,拋出由行政院提出「追加減預算」方式化解朝野僵局。韓國瑜以立法院長的高度登高一呼,賴清德則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四兩撥千金回應大罷免,並要行政立法好好就總預算解方進行協商。兩人高手過招,表達對朝野政局的關切,但對於能否化解朝野僵局,顯然沒有交集。
![](/upload/newfiles/images/67ac1306a29b7_dbbfb9fcdc6f83cedcaaa29c7750a86fM.jpg)
五院院長茶敘後,綠營肯定賴清德為化解朝野僵局展現誠意,藍白陣營肯定韓國瑜勇於反應民意。不過,韓國瑜拋出以「追加減預算」方式作為總預算僵局的解方,藍綠白陣營都審慎接招。
藍營認為韓國瑜此舉是向執政黨遞出橄欖枝,可以化解藍委面臨大罷免的壓力;不過綠營則對由政院提「追加減預算」有疑慮,除了是否符合《預算法》對追加減預算的規定外,也擔心在朝野政黨未獲共識情況下,追加減預算案還是會被打回票,認為覆議案才是預算案「修正」的最佳解方。
對於韓國瑜提「追加減預算」解方,藍綠白陣營第一時間都肯定韓的用心,但對於解方可不可行,則不置可否。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說,「等行政院送來再說」,直言民眾黨對總預算的態度不變,「若用在養網軍,一樣會否決」。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認為,總預算遭刪後,確實可以提追加減預算因應,柯的說法,形同為韓國瑜的解方背書。只不過柯也不諱言指出,立法院沒將總預算送出的結果,就是行政院預算還是可以比照前一年度使用。柯的說法,言下之意就是總預算案報告沒送出,現在急的已經不是執政黨,韓國瑜可能更急,而這也為後續總預算之爭,再埋伏筆。
韓國瑜已經明言,本周前會將總預算審查報告送出立法院,然而立法院最後送出的版本為何,有沒有「違憲」的可能,是為大罷免拆彈?還是添柴火?將是後續關切焦點。而目前在朝野全無互信基礎,加上大罷免浪潮襲捲下,韓國瑜的解方能否起到「平亂」的作用,恐怕不容樂觀。
如果朝野惡鬥是總預算案僵局及大罷免的「因」,而朝野惡鬥本質未變、衝突對立無解,那麼總預算案僵局及大罷免的「果」,最後恐怕還是只得由全民買單。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