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淡江大學政經系全英文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2026年局面將易攻難守,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易攻、國民黨難守。上次選舉國民黨大勝、民進黨慘敗,當下執政版圖在19縣市中,民進黨只有4個縣市執政,藍營、民眾黨執政縣市則有15個。這其中有9個縣市的首長將任滿兩屆,包括彰化縣、宜蘭縣、嘉義市、新竹縣、新北市、雲林縣、台中市、花蓮縣、台東縣,首長個人的連任優勢不在,民進黨只要攻佔一、二,便可宣告勝利。
首長不連任,但藍營在這些縣市是否有執政優勢?《菱傳媒》本波縣市首長滿意度調查,可以從政黨認同度看見藍綠基本盤。
不管執政者是藍或綠,大多數縣市存在執政者優勢。以綠為例,即便是縣長施政滿意度較低的台南市,民進黨在當地的認同度有33.42%,領先國民黨的13.17%認同度;藍營方面以宜蘭縣為例,縣長身陷官司,國民黨的在地認同度23.25%仍領先民進黨的17.13%。
從政黨認同度分析執政優勢,六都裡的台中、新北情況類似,執政仍有優勢。國民黨在新北的認同度32.88%領先民進黨的25.24%;國民黨在台中的認同度32.56%領先民進黨的19.29%。比起兩年前同樣的民調,國民黨認同度在新北成長12.35個百分點,在台中成長5.71個百分點。國民黨在台中的成長主要來自民眾黨認同度的下降。相較之下在新北的成長除了有民眾黨支持者的移情外,也有大半來自民進黨支持者,原得到跨黨派選民支持的侯友宜,在總統大選後聲勢回來了,他還擴大了國民黨的基本盤。意謂著綠營若想2026年在新北市勝出,不能打陳時中2022年選台北市長的模式,當時民進黨力求固守基本盤,企圖在三足鼎立取得相對多數;依照《菱傳媒》此刻民調數字,這招不會贏,民進黨必須提名可以搶佔中間地帶的候選人。
選舉關鍵還得看負面黨性,亦即對政黨、候選人的仇恨值,特別是當各黨候選人的形象、知名度都相當時。《菱傳媒》民調顯示各政黨在新北的仇恨值分別為:國民黨35.88%、民進黨43.78%、民眾黨48.24%。國民黨基本形勢還是強於民進黨一些些,民眾黨在此選區低支持率且高仇恨值,若白營要推候選人,面對藍營以小博大想要求大讓小,難度很高。在新北要藍白合只能白讓藍,因此黃國昌、黃珊珊在此都無法成局,但能攪局。
白營要勝出,在新竹縣有極大可能。新竹縣當下各政黨的認同度是:藍21.39%、綠21.65%、白9.87%,負面黨性則是藍38.61%、綠40.35%、白39.22%,且以仇恨板塊計算,反藍板塊大於反綠板塊約4.5%。亦即經過現任縣長捲入貪污案件,新竹縣原本藍大於綠的態勢扭轉,已成民進黨口邊啣肉,而白在此區支持度相對高、仇恨值較小。白若不搶,就是綠拿走,民眾黨的黃國昌、黃珊珊皆有全國性高知名度,強龍壓地蛇,將是該黨屆時搶佔中間選民、邊緣化藍綠的優勢。
對綠營而言,有條件變天的不只新竹縣,從數字看政黨基本盤,新竹市、宜蘭縣、嘉義市皆有潛力。
新竹市明顯綠大於藍,各政黨的認同度是:藍11.56%、綠24.44%、白15.29%,負面黨性則是藍41.69%、綠31.91%、白51.91%。以仇恨板塊計算,反藍板塊大於反綠板塊約25%,這麼懸殊的數字只有在民進黨執政的高雄、嘉縣看得到。民進黨在新竹市態勢大好,民眾黨則是在此地支持度比其他地方高,但仇恨值也高,民眾黨推出自己的候選人會很辛苦,在此情形下就看藍綠的候選人如何搶民眾黨的票。
宜蘭縣當下各政黨的認同度是:藍23.25%、綠17.13%、白6.38%,負面黨性則是藍32.95%、綠39.16%、白36.89%。藍領先但很微小,若算計仇恨板塊則反藍群眾略多於反綠群眾,這是民進黨有潛力翻盤的選區。
看仇恨板塊,嘉義市也有被翻盤可能。藍營執政但國民黨的認同度沒有充分展現執政優勢,對比鄰近也是藍營執政的雲林縣,雲林縣國民黨的認同度為37.92%、民進黨為12%;而嘉義市的國民黨認同度為27.85%,民進黨為 17.15%,領先民進黨幅度不大。除此之外嘉義市的仇恨板塊,反綠反藍相差不到1%,不像雲林縣,反綠板塊的選民比反藍多了約14%,國民黨在嘉義市沒有展現執政優勢。
在地民眾的政黨好惡是影響選舉的重要因素,但縣市長選舉更得看人選。依照《菱傳媒》去年底推出的2025年未來事件簿,2025年民進黨態勢為提早啟動初選協調,讓候選人早些定案;國民黨的提名則是會與黨主席選舉連動。下次《菱傳媒》進行與縣市形勢有關民調時,代表政黨的參選人選應已出爐,民調結果當更能呈現在地的政黨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