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淡江大學政經系全英文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菱傳媒》發布新一波縣市長施政滿意度民調,蒐集在地民眾對父母官的評價,同時檢視各地選民對政黨的好惡,藉由觀察每地政黨支持度、負面黨性呈現的狀態,可以點出2026縣市長選舉哪些縣市翻盤的可能性大。對國民黨而言,嘉義市、花蓮縣、宜蘭縣、彰化縣,翻盤的機會就比南投、苗栗、雲林還高;對民進黨而言,台南、屏東被翻盤機會就比嘉義縣高,對此《菱傳媒》還會有專欄文章具體分析。但在地民眾的政黨好惡,只是影響選舉的一項因素,縣市長選舉也得看人選。以彰化縣為例,國民黨的王牌是立委謝衣鳳,而民進黨常感慨基層實力強的沒爆發力,論述吸引不了年輕人,形象佳的又基層實力不足,人才堪憂,且看誰出線當候選人。
除了看地方態勢,綜整各地民調也可以看出全國形勢。輿論多認為藍綠接班梯隊都來自現任縣市長,2024年總統大選一結束,綠營的高雄市長陳其邁,藍營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全國性的聲勢浮上成為話題。綠營形勢相對單純,因為總統賴清德在位才第一任;藍營局勢較不明朗反而是好話題,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在去年7月便撰文認為,國民黨角逐2028年最有力的人選是盧秀燕。
從《菱傳媒》民調看來,陳其邁與嘉義縣長翁章梁施政滿意度都超過60%,都在前段班,比起屏東的周春米、台南的黃偉哲亮眼許多,這是陳、翁兩人卸任後轉任中央時難撼動的資本。
盧秀燕的處境較微妙,藍營首長施政滿意度在前段班的有南投的許淑華、雲林的張麗善、苗栗的鍾東錦、台東的饒慶玲、嘉義市的黃敏惠,盧秀燕不在前段班,只有50%上下的中段班,與台北市的蔣萬安、桃園的張善政、新北的侯友宜同列。不過盧秀燕的警訊還不在於位處中段班,因為細比政黨負面黨性(仇恨值)數字,可以發現中、北部都會區民眾對政治人物比較挑剔,相較之下南部或非都會區民眾比較寬容。前者看誰都不順眼的比率高,後者覺得綠不錯藍也沒有那麼討厭的比率高。因此盧秀燕民調不夠亮眼是選民比較挑剔,也因為全國性議題影響台中民眾較深,連帶影響對盧秀燕的觀感,特別是自從2024大選完她躍升為全國性話題人物後,就開始承擔綠營支持者對國民黨的恨與不滿。
盧秀燕的警訊在於,同樣的問卷方式,《菱傳媒》民調她去年滿意度為62.7%,今年則掉了約10%;同樣今年在中段班的蔣萬安則是上漲了約12%,侯友宜更上漲了約21%。可能是盧秀燕當今處境,類似2023年正要參選總統時的侯友宜,一旦被品頭論足為總統候選人,涉入政黨爭鬥、背負政黨既有負面形象,所以她民調數字下降,媽媽市長的形象逐漸蒙塵,但也必須正視:位於首都的蔣萬安一直擺脫不了政黨競爭的糾葛,侯友宜更因為參與總統大選早被綠營罵透天,但兩人民調都比去年增加。
解讀民調的在地數字,侯友宜回來了,蔣萬安站的穩,同是六都的桃園張善政表現也不錯。盧秀燕的在地支持度在藍營裡並不特別亮眼,不過若對照去年《菱傳媒》兩波的未來政治領袖調查,看全國民眾如何看待盧秀燕,她在藍營的地方首長裡,不管是政績或總體印象,都是第一名;與全國其他政治人物一起排比,包括中央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等,盧秀燕在藍營所有政治人物裡她仍名列前茅。儘管台中市民較挑剔盧秀燕,但全國民眾看來她聲望高。
看此波民調,盧秀燕與侯友宜、蔣萬安、張善政同一區塊;看未來政治領袖調查的數字,藍營聲望比盧秀燕高的還有韓國瑜。韓國瑜沒說他2028年不選;縣市長方面雖然蔣萬安不急著遙望大位,但也列名接班梯隊,重點只是時間點;張善政當過行政院長,參選過副總統,他也沒說過不選總統;侯友宜的數字,不管是全國政治人物聲望民調還是最新的縣市長滿意度,都可以看到昔時人氣王侯友宜回來了,若順利交棒2026大選,他指定者或結盟者當選,則侯友宜自有一席之地。此外還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未來政治領袖調查裡他不是最前端閃亮般地耀眼,但仍列榜上,遑論其握有黨機器決定提名規則,是重量級全國性人物。
選黨主席真是選總統的必經之路嗎?盧秀燕的關卡在於她有何資本與條件,可擺平各地政治勢力?江啟臣在這課題上曾輸朱立倫,侯友宜選總統期間對此很難著墨,面對派系如同面對掉到灰裡的豆腐,夾不得也吹不得。盧秀燕的門檻,舉個例子,當雲林張家逐漸成為全國性派系時,盧秀燕與其互動,如何與韓國瑜、朱立倫競逐?
當然盧秀燕從政之路總是令人驚艷,選市長時,她從偏藍的安全選區涉足全台中,面對縣區既有的紅黑派,盧秀燕妥善地與楊瓊櫻、顏寬恒、江啟臣等合作結盟,有令人瞠舌的能幹之處。選總統與否,盧秀燕不是理所當然一枝獨秀,競逐的過程裡就看她如何與各方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