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日本在台戰俘營,英國兵死亡25% 李遠規避日據不義遺址

  • Line

A A A
2025-01-22 00:00

施威全/淡江大學政經系全英文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行政院力推的〈不義遺址保存條例〉正在立法院審查,適用範圍界定在1945年至1992年間, 面對在野黨要求追溯到日據與清領,民進黨立委堅持行政院版,認為檢討國家暴力與檢討殖民政權是兩回事。

殖民政權與國家暴力如何脫鉤?殖民主義在台灣的實踐包括:徵奪人力、農產與礦產。如同安東尼・金(Anthony D. King)的殖民主義研究,為了把鄉村野林的資源送往殖民母國,國家機器行使暴力在城市設立軍警行政總部,建立從城市到鄉村的廊道,把殖民地的邊緣整合進殖民母國的利益中。在台灣的例子,台灣人依法不是日本人,公民權利被否定,為了統治順遂,力行鎮壓的軍警暴力不受節制,殖民統治是國家暴力發揮到極致。對比歷史事實,民進黨立委林宜瑾等的發言真是殖民主義的創見,遮住眼睛就以為不存在。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之所以不包括1945年前面的時代,是因為此法案來自「促轉條例」所衍伸。李遠的說法不成為理由,舊法擴充、衍伸為新法,就是期待新法不受舊法的羈絆能有新任務,李遠怎反而以舊法舊規定限制了新法的發展?李遠為執政黨立場辯護盡忠職守不須苛責,但不該掰弄似是而非的法律邏輯,大可直白地說出民進黨的政治主張與考慮,無須遮掩。

同樣涉及人權議題,英國在2010年將各式反歧視規定匯總完成了〈平等法〉(Equality Act 2010),〈平等法〉的前身是〈性別歧視法〉(Sex Discrimination Act 1975)、〈種族關係法〉(Race Relations Act 1976),〈障礙者歧視法〉(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Act 1995),但英國新法沒有受限於舊法,仍進一步擴充、包括了歐盟相關指令。舊有歧視三法源自於普通法判例不足以因應社會轉型,必須以成文法明文規範,處理每年數十萬的職場糾紛,但細究歧視三法的演變,沒劃地自限只當作勞動法,沒有只處理勞資關係,而是擴及其他社會生活領域。若李遠的邏輯成立,以英國為例,人權原地踏步,遑論將性別一項擴充包括了同性戀人權。

即便依照執政黨意旨,行政院版的〈不義遺址保存條例〉也可以涵蓋日本時代的最後兩個月。二二八研究者張若彤公開指出:

「促轉條例所定義的『威權統治時期』有包括日本時代…雖然只有最後面兩個月(1945/08/15 - 1945/10/25)。但這兩個月已經足夠把日本在台灣那死亡率超越納粹德國的戰俘營列為不義遺址了。高雄州特高冤獄事件中,東港事件沒死在裡面的被害者在1945年9月才釋放,要把相關地點列入應該也不成問題,法律都是你們在講,只是要不要做而已。」

張若彤所說的歷史,曾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影集 〈你以為你是誰〉(Who Do You Think You Are)的素材,這套聚焦家譜沿革的紀錄片,藉著追尋名人祖輩帶出英國人民與世界史的關連。女演員薇琪・麥克魯爾(Vicky McClure)曾獲皇家電視協會、英國電視學院最佳演員獎,去年BBC播出其家族史時,影片後半段追尋了其曾祖父死於日軍在台戰俘營的故事。

跟著曾祖父足跡,麥克魯爾首次到了台灣,鏡頭首先呈現夜市攤集,她帶著西方人觀點看著世界遠端的第三世界風情;然後電視畫面從紅色的東方色調切換到金瓜石的山野。

麥克魯爾的曾祖被徵召到新加坡戰場,為保衛大英帝國疆域在當時的馬來雅面對日軍陸海空攻擊,著急火大的首相邱吉爾要求士兵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不能投降,但終究13萬英軍投降成為戰俘,這是英國在二戰重大的一場挫敗。為了擴張日本帝國須要所有的人力,大量戰俘被運到台灣,運貨船與牲口船充當運輸,也就是戰史有名的地獄船,人擠在糞水尿液中睡覺,悶濕引致痢疾,士兵脫水、死亡。上岸後英兵行軍前往金瓜石,台灣人觀看著這群外國人邊前進邊有士兵倒下,路倒屍處處可見。

戰俘成為奴工在銅礦中強迫勞動,國際紅十字會不知勞動營的存在,因為日方刻意對外界隱瞞,因此戰俘的家人、單位不知其去處,無從通訊,也沒有任何外界的救援慰問物資。在50度高溫、高強度勞動環境裡,英國士兵被日軍虐待,被鐵鎚打,礦坑四處滲下的酸性液體導致暫時性失明,戰俘們身上只穿著一片布,沒任何防護,虐待、勞動災害以及營養不良造成25%的死亡率,遠高於歐洲戰俘營平均4%的死亡率。

麥克魯爾曾祖父在台灣的故事,多家英國媒體轉刊。不管〈不義遺址保存條例〉最後是什麼面貌,張若彤的提議是李遠當下就要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