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大澂/綜合報導)酒駕肇事有多恐怖?專家形容,一般開車看到前方有狀況,會煞車閃避,但酒駕卻是像「打保齡球」直接衝撞,致死率是一般交通事故的4.15倍,如何遏止酒駕上路,成了各縣市須面對的嚴肅課題。以屏東為例,統計發現,今年1至9月酒駕死傷人數居然高達538人;反觀人口密集的台北市死傷僅128人,兩個縣市出現極端的數據,背後的原因為何?
「頭昏眼花,路都變形了」、「天啊!我又撞到東西啦」各地監理站不定期都會舉辦3D模擬酒醉駕駛動態體驗活動,這是許多民眾戴上這副特殊眼鏡後的感覺,走路天旋地轉,與喝醉酒的情境類似。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秘書長高淑真受訪指出,「通常我們開車、騎車,看到前面有突然的狀況,我們會煞車、會閃避,可是酒駕不會,像『打保齡球』一樣,完全不煞車,且一撞再撞。」她說,酒駕造成交通事故的致死率是一般交通事故的4.15倍,「事實上真的很可怕,這就是為什麼酒駕導致的死傷會這麼嚴重的原因。」
酒駕可以預防 專家:無辜者不該被犧牲
另外,健保署曾分析健保署大數據也發現,不論是由警方判定之酒駕案件,或是該交通事故的肇事者酒測超標,酒駕造成的死亡,相對風險較非酒駕事故高出5倍;酒駕肇事者死亡的相對風險,更是達到6倍。
「酒駕不應該發生,是可以預防的。」高淑真疾呼,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酒駕無辜被犧牲。
不具名警官私下則表示,酒駕發生原因很多,例如偏遠地區交通運輸不便等,但還是要歸究於駕駛人便利考量的僥倖心理,「在我們執法過程,許多酒駕的人都不是第一次被取締移送告發,有錢的人也不怕罰錢。」
不愛戴安全帽 酒駕、機車族成弱勢族群
攤開交通部公布的統計資料就可以發現,最南端的屏東縣幅員廣闊,去年酒駕造成死傷的人數838人,比前年814人多了24人;今年1至9月538人,雖然比去年同期608人少了70人,減幅11.5%,但仍是非六都死傷人數最嚴重縣市,甚至比北高兩市的死傷人數還多。
此外,如果今年1至9月,屏東縣每十萬人整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21.1人;騎機車死亡人數為15.4人;高齡死亡人數49.2人,都是全國最高。其中機車致死的事故原因,可能是恍神、緊張或者酒駕。從相關統計顯示,屏東酒駕事故案件頻傳,機車族的風險更大。
有無完善捷運、公車網 酒駕肇事也有城鄉差距
縣府坦言,由於公共交通運輸比較不完善,高齡人口仍依賴機車,但反應較差,加上不戴安全帽,容易成為交通事故弱勢族群,導致死亡率高,因此,已針對高齡和機車的部分,會提出更完善的防制作為。
例如縣府在易肇事路口,已完成28處視覺化減速標線,160處無號誌路口改善,同時改善道路品質、車道配置及號誌系統等多個面向。至於違規肇因以及酒駕的部分,縣府強調,仍會加強取締,並推動交通安全宣導措施。
與此同時,在北台灣有另一個極端的例子,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台北市酒駕造成死傷的人數為242人,僅比前年多3人;今年1至9月為128人,則比去年同期187人減少59人,減幅31.6%,相關數據皆是六都最低,甚至比台東縣的死傷人數還少。
為什麼台北市酒駕的數據如此低?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秘書長高淑真分析認為,除了警方強力臨檢之外,交通資源各方面配套比較充裕也是原因,「像台北有綿密的捷運網路,公車也營業到很晚,加上代駕服務也很方便。」
取締案件數爆增 議員質疑北市酒駕仍猖狂
不過,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月前在議會提出另一項數據,直指北市酒、毒駕取締件數不減反增,仍可見到酒駕有多猖狂。根據該統計,北市取締酒、毒案件,前年是4230件,去年爆增到5709件,今年1至9月也高達3996件。
陳怡君認為,現行跨局處防制酒駕,以公布酒駕累犯照片為主,並加強輔導酒駕紀錄針對累計2次以上個案,還是太被動,甚至交通局網頁所公布的酒、毒駕照片失真。她建議,應該將累犯三次以上的酒、毒駕名單與照片,張貼於其居住之鄰里佈告欄,更能增強嚇阻效果。
台北市警局承諾,將研議可行性,但強調現行的作為,仍會採跨局處共同防制因應,除持續加強取締酒駕,也透過多元管道宣導防制酒駕觀念,並納入公共衛生領域三級預防觀念,包含初級宣導、次級執法及三級預防再犯,以及社會安全網機制。
更多政策追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