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殷專欄/民主黨賀錦麗不夠「民主」 川普主義乘著電動車 輕鬆回歸白宮

  • Line

A A A
2024-11-07 11:52

王克殷/電視台國際節目製作人

當開票還在進行,獲得267張選舉人票的川普提前走入海湖莊園(Mar-a-Lago)競總舞台,向全球發表勝選感言,這次川普收起競選場合的狂罵,改以略帶感性的語氣說到:「是這股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精神,助我們贏得選舉」(We all won by MAGA),川普承諾,美國必定會比以往更強大,形同正式向宣告往後4年的「川普主義」必然準時上路。

共和黨拿下參議院多數,代表聯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重要人事(every branch of the government) 幾乎全掌握,這是否代表非共和黨人士有機會求個一官半職,或是政策更為多元,恐怕是否定的。2024年的川普比2016年的他施政基礎更強,獲得美國選民更大程度的授權,企業減稅、邊境管制、對外關稅,預計會在他入主白宮前幾個月就兌現。

選舉前一天,賀錦麗腳踏賓州土壤,賓州開票卻由川普一路領先,早早拿下19張選舉人票。2020年拜登苦戰才翻轉的搖擺州密西根、喬治亞、賓州,賀錦麗都守不住。奇怪的是,賓州移民人口超過百萬,約占全州人口8%,拉丁裔、移民家庭的選民投票意向至為關鍵,但賀錦麗連民主黨的鐵票都拿不到,例如位於東南部、合格選民35.1萬的巴克斯郡(bucks county)這次由藍轉紅,賀錦麗表現失常(under-performing)、川普表現超過預期(over-performing)成為美國電視台開票的關鍵字,如果賀錦麗拿不到移民的選票,她還拿得到什麼樣的票?

選前國會山莊報民調顯示,賀錦麗全國支持率51%,領先川普47%;CNN統計,賀錦麗至少拿下226張選舉人票,超過川普219張。數字歸數字,畢竟是預測,但就結果上來說,立場相對偏民主黨的媒體,似乎無法確實掌握選民投票意向。這到底是缺乏民調技術、還是在議題設計上存有重大偏誤,值得專家填補空白。

嚴格來說,民主黨在這場選戰中「唯二」的兩波小高潮,就是7月的拜登退選和9月的總統辯論,儘管賀錦麗募款數字不俗,堪稱可以媲美2016的希拉蕊,選戰卻打得一蹋糊塗。比起她的前老闆,賀錦麗不但滿手鈔票、沒有年齡問題、沒有健康疑慮、也不常失言、甚至有性別和形象優勢,但若回歸產品本質,無力說服美國選民。

川普定調不參加第二場辯論會後立即止血,選戰打法比2016年更靈活,用語依然不饒人,但更有耐心說服不支持他的人,所以討厭川普的選票變少了,2024年官司纏身的川普處境更加弱勢,但牢牢掌控選戰議題設定。川普不是單靠臭罵賀錦麗智商有問題而勝選,而是成功拉攏最佳助選員:「新冠」。川普成功喚醒支持者,從2016年到2020年,在他主政下的美國豐衣足食,2020以降,遭到疫情摧殘的美國社會和經濟遲遲未能復原,罪魁禍首就是拜登政府。

美國大選結束後,最值得注目的「人和事」是關稅和馬斯克。川普第二任的關稅措施更為激進,中國首當其衝,連美國盟友都充滿不安。但經歷新冠疫情,大企業已完成備援基地的建置,進行更為細緻的生產分工,完成更多供應鏈的應變方案,川普政府必須思考,如果2023年Q4比亞迪銷量超過特斯拉,2024年10月小米推出超過人民幣80萬的純電跑車SU7 Ultra對標特斯拉,2016年的關稅還能精準打擊中國嗎?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是川普勝選的最大功臣之一,是川普落魄時還願意挺他的商人,但馬斯克地位超越一般企業家,背後代表巨大的單一公司利益,美國企業家從政的心態都是虧大了(not well compensated),馬斯克不會安於一個統統特任官,他要的是無比巨大的公權力,但川普是民選最高職位,美國領土上沒有人可以命令他,兩人是合作愉快還是翻臉?

打開電視機,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各台依舊在一張被塗得又紅又藍的美國地圖上做做簡單文章,外電照翻照唸,配合兩顆人頭,一同迎接川普主義。這一次大選,美國搖擺州選民堅定的說出支持對象,接下來的四年,台灣可能越來越沒有搖擺、不選邊站的空間,因為川普主義不久便會主動造訪這個《經濟學人》筆下最危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