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烏軍攻俄軍事意涵與政治效應
  • Line

A A A
2024-08-22 00:00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2013年年底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內部政治情勢產生重大變化後,2014年2月20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併吞克里米亞,隨後更在頓巴斯地區鼓動親俄團體發動武裝叛亂,俄羅斯更公開支持當地政治派系反抗烏克蘭政府,隨後雙方以低強度武裝衝突規模多次交鋒;並曾兩度達成停火協議,但很快就遭撕毀再度交戰。

情勢逐漸升溫惡化,直至2021年年底,諸多跡象顯示俄羅斯將採取行動,透過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便迫使基輔全面讓步;最後在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全面衝突。在過去兩年多,俄羅斯軍事進展嚴格來說並未達成其預期進展,雖然曾經發動過多路攻勢入侵烏克蘭,到最後都是因為無法讓烏克蘭防線全面潰敗因此無功而返;最後就僅能在烏克蘭東部以進度緩慢向前推進陷入苦戰。

而烏克蘭方面同樣在2023年春末夏初,高調宣稱其將發動全面反擊,但是由於俄軍採取堅壁清野策略,營建堅強工事搭配眾多障礙物,構成極難攻破之蘇洛維金防線,化解烏克蘭兵力所發起攻勢,並造成烏軍部隊嚴重傷亡,並迫使其在元氣大傷狀況下,被迫轉為守勢。從2024年初開始,俄軍開始逐步進逼,以謹慎推進步步為營態勢,在烏克蘭東部戰線獲得相當斬獲,此時烏克蘭開始透過多個管道,開始表達有意與俄國進行和平協商意願。

不過當全球多位軍事觀察家與政治評論者,普遍認為俄烏衝突有望透過對話協商獲得妥協之際,2024年8月6日上午8點烏克蘭正規軍從其北部與俄羅斯接壤蘇梅地區,對俄羅斯庫斯克州發動攻勢,並且順利攻佔相當地域;此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領土首度受到他國入侵與佔領,俄羅斯對此視為奇恥大辱,當然所有原先在進行中,試圖停火媾和之對話協商必然就立即破局;但烏克蘭反擊侵入俄羅斯領土之軍事意涵與政治效應究竟為何?吾人可從下數多個角度,觀察與詮釋當前狀況,並推估未來發展趨勢。

首先必須指出,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曾經多次威脅要使用所謂戰術核武投入戰局,但就目前看來,就算俄羅斯領土遭致入侵,搞到如此顏面無光,莫斯科顯然並未失去理智,瘋狂魯莽跨越核武紅線。其實核武強權遭致非核武國家入侵,俄羅斯並非首例;早在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登陸英國南喬治亞島,並隨後在4月2日全面入侵福克蘭群島時,就已經證明核武對於嚇阻他國入侵,有時未見得能夠獲得預期效果。此次基輔無視莫斯科屢次提出核武恫嚇,仍對俄羅斯採取入侵行動,對於核武戰略研究者來說,確實具有繼續思考與觀察空間。

其次就要從軍事與政治因果關係切入;所有野戰戰略層級之軍事攻防作為,乃至於此等作為所獲得之作戰殺傷結果,都必須能夠具備既定軍事意涵,並且此等軍事意涵也必須能夠產生政治效應與影響力。就目前國際社會軍事觀察家與政治分析師,對於為何烏克蘭要針對俄羅斯庫斯克地區發動攻勢,基本上都是認為希望藉由此舉紓解烏克蘭東部防線所面臨俄軍逐步進逼所構成壓力。

講得更明白些,就是採取圍魏救趙之計,讓俄羅斯必須從烏克蘭東部防線抽調兵力,來應對庫斯克所面對攻勢。但就目前觀察看來,庫斯克地區遭致烏克蘭部隊攻入,對於俄羅斯來說,確實是讓其相當難堪。但就軍事價值來說,庫斯克是否為攻者所必取同時守者所必固,足夠顛覆戰局後續發展兵家必爭之地,確實看起來並非如此。假若庫斯科地緣戰略價值能夠到達此種地步,俄羅斯不至於讓其防務守備實力如此空虛,讓烏克蘭部隊能夠攻其不備長驅直入。

從目前俄羅斯並未放鬆其在烏克蘭東部攻勢作為,同時亦未大規模調整部署態勢,並且積極從其他守備地區抽調兵力因應烏克蘭入侵行動,看來莫斯科並不認為烏克蘭針對庫斯克發動攻勢,能夠扭轉整個戰局。不過說實在話,到底烏克蘭是否打算長期佔領庫斯克地區,到目前看來狀況並不明確,因此俄羅斯是否將會積極發動反攻行動,亦充滿多項變數;但不論如何,烏克蘭在庫斯克方面所採攻勢,顯然在軍事意涵上,未能與烏克蘭東部防線戰況發展產生連動效應。

再者就要談到政治效應;基本上烏克蘭對於其本身軍隊在戰場各項攻防作為,還是具備相當高之自主性。因此當烏克蘭針對庫斯克地區發動攻勢,派遣部隊入侵俄羅斯時,所有在俄烏戰爭中以各種不同手段援助烏克蘭之盟友,都是在事後獲得通報,到目前看來,並未有任何國家公開承認,烏克蘭在採取攻勢行動入侵俄羅斯前,曾經接獲正式通報或是協商此項軍事行動。

因此西方國家對於烏克蘭此等軍事行動,原則上態度都相當低調,並未積極表達認同或支持烏克蘭如此作為。甚至隨後德國還立即宣布日後將不再提供烏克蘭任何軍事援助,讓人更感覺是對這基輔當頭澆下冷水。

吾人必須理解,西方國家雖未直接派兵介入俄烏戰事,但經過兩年多戰局未能突破,歐美社會對於支持烏克蘭早已顯現不耐,甚至公開表示反對繼續讓戰事延續下去,敦促雙方對話協商停火聲浪日益明顯,此時烏克蘭另起戰線,自然讓整個戰事發展難以在短期內收場,自然就不會獲得其盟友積極表態響應與支持。

最後就要談到觀感與形象等心理因素;假若戰事發展僅限於烏克蘭境內,烏克蘭顯現出遭受侵略態勢,自然就容易獲得國際社會同情與支持。偶而運用火力投射反擊俄羅斯境內目標,還比較能夠獲得他國理解與接受;但派遣部隊發動攻勢入侵俄羅斯境內,但卻在本身境內防線節節敗退,這就很難讓盟友接受烏克蘭主動入侵俄羅斯開闢第二戰場之戰略構想。

其實在網路空間亦有陰謀論流傳,認為普丁其實事先已經理解烏克蘭確實有可能藉由入侵庫斯克,以圍魏救趙策略來解除東線戰況之急;但卻存心讓烏克蘭採取此等入侵行動,藉由此種過程,讓俄羅斯民眾感受到烏克蘭確實有可能成為對其之軍事威脅,並且利用此種態勢將烏克蘭從國際社會道德制高點拉下。此種說法確實是有些誇張失實,但透過烏克蘭入侵庫斯克,在俄羅斯社會進行心理動員,透過政治宣傳操作,化解反戰氛圍,其可能性亦確實存在不能完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