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點名國民黨未來領袖 誰願意當造王者?

  • Line

A A A
2024-06-29 00:00

施威全/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諮委

民主政治的精髓就是數人頭,但重點不在於俗諺所說的「用數人頭代替打人頭」,而是民主政治本就為精英階級壟斷和掌握,下個世代誰是統治者,有哪些人選可能當領袖,當下就可以數出來。政治不是管理眾人之事,而是少數人管理並取悅眾人之事,1861年起任職英國〈經濟學人〉主編16年的沃爾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他談到數人頭(普遍選舉權)時就提到:「國家機器與政治秀場如此取悅了俗人,因此愈民主,我們就愈會支持國家機器以及它的作秀。」未來誰會是台灣的總統、院長…,誰在政治秀場上角色會愈來愈重,他們之間的互動、競爭關係會如何,《菱傳媒》透過「未來政治領袖調查」普查可能人選的社會聲望,這份調查是未來領袖的點名簿,整份調查分析報告有400多頁,將出版專書,現下先逐步公布部份資訊。

誰會是主角、誰只是配角,《菱傳媒》以兩波民調,民眾先從100位政治人物中選出前20名,再讓20名互比,當下看來民進黨的列隊圖像比較清晰,雖不若英國王位的接班順序一目了然,查理三世之後,接下來依序是威廉王子、喬治王子、夏綠蒂公主…,民進黨內陳其邁、蕭美琴不管是印象分數或看好度都是賴清德以外最閃亮的明星,不過民選政治如同皇室,王位接班人可能被暗殺,養望的政治人物可能被同黨相殘。理查三世為了確保王位,囚禁他兩位姪子於倫敦塔、暗殺;陳其邁、蕭美琴的未來形塑,個人民意聲勢、賴清德的安排、同儕的競爭,都是變數。

林佳龍在《菱傳媒》的第二波民調裡沒進入前20名,但差距不遠,在第一份民調裡他的未來看好度在內閣成員中排名頗前面,列第4。他值得關注是作為派系之主,有其全國性的基層實力,政治歷程非一帆風順,市長只當一任、交通部長任內有事故、充任砲灰參選新北市,但在政壇始終有一席之地。當下的外交部長一職是否為囚禁林佳龍的倫敦塔,且看一年後《菱傳媒》推出2025民調時,其分數的進退。

國民黨的圖像比較亂,原因之一,或許失去政權8年少了很多讓政治人物在中央歷練的行政職。國民黨舞台有限,對地方諸侯如盧秀燕,少了部長的經驗就少了全國性的聲望,當下課題是必須儘早準備,能源、國際局勢、美中台關係,經濟、健保與長照,再怎麼能幹聰明的人,仍然須要時間的浸淫才能對議題的本質有感覺、有深度的體會。去年年底西班牙國慶酒會在台中登場、經常性就能源問題表態,盧秀燕顯然早就走出安全區,涉獵國政議題。

昔日的侯友宜如同今日的盧秀燕,被提名總統大選前在地方首長中聲望最高,後來在競選總統過程中其既有的人設變了,原來可以藍綠選票通吃的侯友宜在大選裡偏居深藍,未能搶佔中間位置。但此次《菱傳媒》民調有意外的現象,中間選民、民眾黨支持者對侯友宜的好感度不差,不是只有國民黨的支持者才喜歡侯友宜。侯友宜回來了。

同樣是地方諸侯,張善政在民調裡有一席之地,他走過的路很不一樣,曾當過科技部長、行政院長,之後才投入選戰,打贏後當桃園市長。在中央與地方都有政務官的行政歷練,國民黨政治人物位列全國前20名者,只有他與朱立倫。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光芒不若韓國瑜,韓國瑜聲量太大,但《菱傳媒》兩波民調裡朱立倫仍維持一定底氣,排名進入全國前段班,他不受40到49歲族群的青睞,但18到39歲,以及60歲以上族群對他的好感度不差。

若說盧秀燕當下潛力超過前述4位男性,是挑戰大位第一人,有可能但未必絕對。韓國瑜、朱立倫、張善政、侯友宜,都曾有或現有全國性位置,也都是或曾是地方諸侯,此般歷練不是履歷表上多幾行字比較好看而已,而是這些歷練過程中接觸的各方力量,長期累積下來所堆疊出的政治資本。

韓國瑜光芒強,朱立倫保有底氣,侯友宜回來了,誰說張善政不會挑戰總統一職?過去兩次總統大選他都曾有重要角色。四位男性都有共同的困局, 可以是造王者,但也仍可奮力一搏攻王。美國總統拜登在2019年決定競選總統時,就面臨「當王」VS「造王者」的抉擇,已經當過8年副總統、36年參議員,之前曾競選總統3次,當時高齡77歲,黨內氣氛也不利於他,民主黨期待有新政治、新一代領航,同時歐巴馬任內的作為正受到當權的共和黨、輿論的猛烈批判,作為歐巴馬副總統的拜登必須扛起這些負面聲浪。拜登決定參選,主要是個人企圖心,但也因為黨內年輕世代接不起來,同時與拜登一起參加初選的桑德斯,年紀比拜登大卻頗受年輕自由派的支持,拜登陣營研判可以爭取到桑德斯的支持者。拜登的出線也因為前國務卿柯琳頓選擇當造王者,她在初選時就支持拜登,更是大選時力攻搖擺州的主力。

國民黨的梯隊,就看五人如何互動、結盟,而且現在就開始了。朱立倫、張善政、侯友宜、盧秀燕都得先當造王者才能談到其他,造地方的王,未來新北、台中、桃園市長選舉國民黨要贏,而且要贏得漂亮才是對現任執政的肯定,整體縣市長大選國民黨也要贏。四年後的選舉,兩年後先有大關卡,國民黨諸人得共同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