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黃埔百年 校友趕集聽賴清德與習近平訓詞

  • Line

A A A
2024-06-20 00:00

施威全/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諮委

黃埔百年,賴清德與習近平都講了話,各自依其立場定調何謂黃埔精神。歷史本來就是有權者的書寫,未必是真相的紀錄,賴、習今日的講話也將是明日黃埔的歷史。國民黨本最有資格就黃埔百年發言,畢竟黃埔原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就是黨校,但政治現實冷峻,今日三軍統帥賴清德才是當下陸軍官校的領袖,國民黨再怎麼詮釋黃埔,聲量也有限,更何況該如何詮釋?

針對黃埔做考古學,對國民黨而言在政治現實上會有些挑戰,因為黃埔是國共合作的產物,談昔日國共關係,國民黨又要如何向台灣人交代今日的國共關係?國民黨最可以與中國大陸溝通,這不代表兩岸關係就是國民黨的強項,當台灣人認為國民黨的溝通只是順從與屈從時,兩岸關係是國民黨的罩門,面對大陸,國民黨首要不是跑大陸,而是贏得台灣人的信任。聰明的政治人物不會真以為擁抱深藍就可以立足台灣政壇,台灣人在藍綠光譜上成常態分布,若只從大約15%的深藍視角看台灣社會,會把約68%的統計單峰都當成綠的;自己是少數,誤以為自己是多數,反而把在中線左右的多數選民看成少數。

若講黃埔,國民黨當然只能挑對自己有利的講,1927年國民革命軍對沿海城市工人運動的鎮壓、蔣中正嫡系與其他軍系的嫌隙乃至內戰,也是黃埔史卻難講清楚。黃埔校友批評賴清德在官校講話時沒提到創校校長蔣中正,但他是黃埔校長更是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黨自己提到蔣中正次數也很少。不管如何蓋棺論定蔣中正,他是世界史的巨人,在台灣現實政治卻極具爭議,不像蔣經國,世界史上識他者少,知道他是蔣介石的兒子卻可能叫不出其名,但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時,侯友宜、賴清德演講都尊崇蔣經國。這種反差,是政治現實,反民進黨的人當然可以打文化戰、歷史戰,努力以自己立場詮釋蔣介石乃至黃埔,但若是在野黨獨自拉長戰線且直攖其鋒,那就不是想搶政權的政黨而只是傳教士。

黃埔歷史上血濺山河,對日抗戰犧牲,但血流成河也包括了對內殺中國人民、殺共產黨、殺政治上的不同派系,這是政治環境下軍人的角色。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以培養卓越領導人為傲,包括其前身伍爾尼治皇家軍事學院在內,培養出的軍官在大英帝國殖民殺戮史上都有一席之地,駐印度英軍1919年向近萬名印度示威群眾開火,釀成阿姆利則大屠殺,負責的准將雷金納德·戴爾就是皇家軍事學院的傑出校友,文武全才,不只會數種印度語言,還會波斯語。即便二次大戰後,皇家軍事學院傑出校友,打日本人不行,屠殺平民在行的事蹟仍頗流傳,在馬來亞,華人共產主義者反抗英國統治,英軍以剿亂之名濫殺,造成了峇冬加里大屠殺事件,1952年的英國左翼媒體,例如勞工日報就刊出英國士兵雙手提著平民頭顱的照片,一男一女兩顆頭眼睛都閉嘴巴微張。

軍人的職責是殺人,為何而殺,則是政治人物創造名義告訴他們,這也是黃埔創校時的特色,蔣中正在黃埔潮的文章清楚告訴黃埔人,他把意識形態工作、宣傳都交給共產黨人,當時左翼的論述是軍校與北伐軍的信念,讓不到20歲的年輕人知道為何而戰、為何而死。

黃埔的歷史很複雜,涉及國共合作,更涉及到聯共裡史達林與托派的內爭,中國議題是兩派歧異的一個關鍵,史達林支持國民黨,要求中共為國民黨服務,而托洛斯基則反對共產黨為國民黨犧牲,反對掖助資源給國民黨,算起來黃埔是史達林路線的產物。

因為黃埔史很複雜,當下北京碰觸黃埔這議題很小心,相較於賴清德的官校演講很排他性地指控他人是「假黃埔」,習近平講黃埔,發言對象主要是黃埔軍校同學會,談同學會多,談黃埔軍校少,其文字的拿捏可見得北京小心翼翼不碰觸歷史的地雷。

黃埔校友該不該赴陸參加活動?賴清德的官校演講是竄奪黃埔精神還是賦予新時代意義?這樣的思考前提,都是崇尚官方論調,什麼是黃埔精神都要蓋上個官方大印才算數。為何黃埔史不能是個別黃埔人的生命史的集結?黃埔人講自己的生命史,不同時代的黃埔人,政治立場未必一致,但透過生命史、生活史的述說,呈現多元,而不只是單一政治觀點的黃埔史,就像此次在台灣,有同學會組織舉辦獨立於官方的活動,而不只是趕集聽賴清德演講、聽宣讀習近平的賀詞。軍官也是人民,這些生命史未必須要官方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