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5周年/藝術展連結華人抗爭民主意志 流亡港人:珍惜台灣民主自由
  • Line

A A A
2024-06-06 00:00

(記者王秋燕/台北報導)「六四」已在香港成為禁語,僅能用「敏感日子」當替代詞,台灣是兩岸三地中最能大無畏紀念「六四」事件的地方。近期舉行的「生|死|存|忘:六四三十五週年藝術展」集結中、港流亡藝術家作品,要讓大眾認知到「六四」不僅是一場血腥暴力鎮壓,更是一起中共測試人類道德與良知的重大歷史事件。

「生|死|存|忘:六四三十五週年藝術展」策展人劉慧婷是年僅38歲的年輕女性。為何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對她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且願意策畫藝術展?劉慧婷接受《菱傳媒》專訪時說:「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時,我4歲,對此事幾乎沒有印象。但我在香港成長,香港以往有充分的言論、思想自由,每一年都舉辦六四紀念活動,我自然會獲得許多六四事件的資訊。」

2020年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已經無法舉行六四紀念活動。劉慧婷說:「這對我與許多香港人衝擊非常大,怎會連一場平常不過的活動都無法辦,我當時人在捷克布拉格念書,立刻就決定在2020年6月4日要辦一個紀念會,當時有將近200人參加,很感動,也有信心繼續再辦,之後也到德國柏林等其他地方舉行。」 

「生|死|存|忘:六四三十五週年藝術展」策展人劉慧婷(左)先前於捷克辦六四紀念展時,跪在劉曉波為題的展覽前剃光頭髮表達對中共暴政的抗議。王秋燕攝

劉慧婷說:「我今年1月有到台灣觀察大選,看到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街頭有許多人歡呼,我眼光泛淚、快哭了,我不支持任何黨派,是很羨慕台灣人有權選出自己要的總統,這是香港永遠無法做到的。」當時劉慧婷就認定,台灣有絕對的民主與自由,是能夠大肆、無畏舉辦六四紀念活動的地方。

劉慧婷接受華人民主書院的邀請,在中正紀念堂策劃「生|死|存|忘:六四三十五週年藝術展」,把更多流亡的中、港藝術家作品帶來台灣。她很驚訝,來看展覽的人不僅台灣人、在台香港人,還有來自中國的人與許多外國人,各年齡層都有;「我發現許多看展的台灣年輕人沒經歷過六四,但他們卻對這些傳達爭人權、自由理念的藝術作品有高度興趣,我很感動。」

「生|死|存|忘:六四三十五週年藝術展」展出的中國藝術家杜文創作畫作。杜文藉由這些畫作述說曾被中共關押,並施加不人道用刑的經驗。王秋燕攝
港台藝術家茜利妹所創作的「坦克人」。王秋燕攝

現場展出的「不想回憶未敢忘記號」(Don't want to remember. Dare not Forget)影片,引起不少人駐足觀賞,影片創作者、香港藝術家黃國才也在現場,接受民眾詢問、解說他的創作理念。

黃國才接受《菱傳媒》訪問時表示,「不想回憶未敢忘記號」是他的古董腳踏車,他在2011年到2015年間每逢6月3日、6月4日,騎著這輛單車到香港「六四」的景點進行紀念獻花活動,提醒旁邊的公衆不要遺忘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把這些行動影像化後成就這部影片。

流亡台灣、香港藝術家黃國才創作的「不想回憶未敢忘記號」影片,在「生 | 死 | 存 | 忘:六四三十五週年藝術展」展出。王秋燕攝

黃國才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就移居到台灣了,他表示,台灣跟中國至少隔一道海峽,香港沒有,中共直接就過來了,但現在看起來,共機每天都會到台灣上空。

黃國才說:「以前香港人也是傻傻的,覺得自己管好自己,不要理中共,很相信馬照跑、舞照跳這種口號,一直到中共對香港破壞力道越來越大,搞洗腦教育、想把香港人送到中國審判,才開始覺醒,但也來不及了。」他進一步舉例香港對「六四」肅殺氛圍有多嚴重,稱他有一位朋友近日到維多利亞公園,用手在空中比劃8964的字樣,連鮮花、蠟燭都沒拿,就有50多個香港警察圍住他。

黃國才希望藉由在台灣公開展覽中展示「不想回憶未敢忘記號」影片,提醒台灣民眾大家都要珍惜當下的民主自由,這是以前勇於抗爭的人所留下的珍貴資產,「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這世界是凡人的,凡人就做公民的事,這樣我們才安全」。

劉慧婷則期許,以後策劃的藝術展要為華人講述歷史觀,包含六四、香港變革、台灣228事件與民主歷程,要讓全球更知道中國、香港、台灣為了思想言論自由、民主自由,會一直抗爭下去。
 

更多新聞:

美國大選/川普成美國史上首位被判犯重罪總統 是否獄中當選受關注

新聞眼/中共圍台軍演不只恫嚇 分析:測試台、美、日底線

菱視角/日本退役將官:台日有防衛合作空間 AI、無人機都是可能領域

獨家專訪/政治學教授夏明看美、台公民運動 籲青年獨立思考、維護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