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追蹤系列/中央支援高雄新建社宅總數1萬5665戶 屏東周春米喊目標600戶
  • Line

A A A
2024-05-25 00:00

(記者杜大澂/綜合報導)在《菱傳媒》520前公布國政民調中,高房價、社宅不足等居住正義問題,除了中彰投地區痛苦指數高之外,高屏澎的民眾也不滿,雙雙以38.9%的民怨,並列全國之首。在社宅的執行方面,起步較慢的高雄,做了哪些努力?和其他直轄市有什麼不同之處?屏東的情況又是如何?

曾經是石化和鋼鐵為主的重工業城市,高雄在整治愛河成功之後,這10多年來市容持續蛻變,早期亞洲新灣區只有零星大樓,如今也已是高樓林立,曾經到過高雄的人,都能明顯感受到這個城市正在改變。

雖然高雄在六都中房價仍屬最低,不過,在台積電預定在楠梓設置2座2奈米先進製程新廠後,帶動房市價量齊揚。住商機構統計,近2年六大都會區中古屋房價,高雄市有迎頭趕上的趨勢,從2022年每坪均價21.1萬元,已漲到2023年的23.8萬元,漲幅達12.8%最突出;台中市從26.4萬元漲到28.5萬元,以8%漲幅居次。

豪宅王單坪73萬元成交 創高雄房價天花板

若以高雄美術館特區的豪宅聚落來看,根據實價登錄,預售的「御皇苑」去年11月以單坪73萬元成交,不僅蟬聯高雄豪宅王寶座,也創下高雄房價天花板紀錄。

針對高雄成為六都當中房價漲勢最凶的城市,市長陳其邁在社會住宅政策方面,採市府和國家住都中心合作方式,興建「只租不售」循環使用的社會住宅,去年底並設下1.2萬戶社宅目標,今年再提高到1.5萬戶。

根據內政部「全國社會住宅個案興辦執行情形」官網資料,高雄市早期就有國宅、警察宿舍改建成社宅的案件,首座新建社宅「凱旋青樹」245戶,則是前年11月才完工,此後的社宅都是新建案。

從資料來看,包括已完工、興建中和決標待建的新建社會住宅,總戶數達1,5665戶,雖然達到陳其邁的目標,但目前完工就只有「凱旋青樹」的245戶,興建中的社宅要今年下半年到2026年才能陸續完工,進度比台中落後。

六都當中房價漲幅最多的是高雄市,其中美術館週邊是最具指標的豪宅聚落。翻攝高雄旅遊網

社宅興建高雄僅負責一成 台中要扛一半壓力大

若以中央和地方分開來看,在1萬5665戶中,住都中心幫忙負責1萬3663戶社宅,高雄市政府反而只需扛2,002戶,比率僅12.75%。反觀台中市1.2萬戶社宅目標,地方卻被要求分擔一半,財政壓力較重。

為什麼同樣是直轄市,會有這樣的差別?記者詢問高雄市都發局,得到的答案是,因為中央在高雄有不少國有地,能夠用於興建社會住宅,所以和台中市的情況不同。都發局也解釋,高雄市從2021年開始推動社會住宅興建,比其他都會區起步晚,完工建案才會少於台中。

高雄市都發局局長吳文彥日前受訪則指出,在推動興辦社會住宅的路上,高雄市雖然起步較晚,但這3年相較其他五都興辦社會住宅的力道,進度急起直追。從目前的推動進度來看,到2028年將可再新增約1.6萬戶,相較於2020年成長為44倍之多。

人口流失嚴重 屏東房價仍猛飆4成

至於往南的屏東縣,人口老化、人口流失及少子化現象嚴峻,根據縣府民政處統計,總人口數已經連續22年下滑,截至去年底,縣市僅剩79.4萬人,與2014年底的84.7萬人相比,10年來銳減5.2萬人,但弔詭的是,房價竟然漲瘋了。

從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截至去年Q3,屏東縣每坪成交單價平均約為16.98萬元,相較於2019年同期的每坪12.29萬元,短短5年,就大幅上漲4.69萬元,房價漲幅接近4成,今年以來,平均單價更是來到18萬元,同樣令人瞠目結舌。

根據實價登錄,屏東預售屋的單價,動輒2、30萬元,其中位在屏東市的「向山學」社區大樓,今年3月更以單坪35.4萬元的價格成交。

不過對於社會住宅執行方式,屏東縣政府目前推出的是社宅包租和代管服務,所謂的包租是政府委託民間業者承租民宅,由業者和房東簽訂3年契約,再由業者以二房東角色,將閒置的空屋以優惠價格轉租於房客並管理;代管則是由業者協助房東出租空屋給符合資格的房客,由房東和房客簽訂租約,業者負責管理。縣府指出,2019年開辦至今,媒合戶數逐年由100戶增加至400戶。

屏東縣人口流失嚴重,但房價竟5年飆漲4成,圖為東港街景。資料照片

周春米喊社宅目標600戶 興建規劃3案都是中央幫忙

至於興建的社宅部分,縣長周春米喊出興建目標是600戶,但目前僅2個案子進行中,且都是由中央負責。從內政部「全國社會住宅個案興辦執行情形」官網資料查詢,第一個新建社宅是2022年9月動工的屏東市「瑞屏安居」520戶,另一個是去年7月動工,位在潮州的「光春好室」172戶。

縣府表示,會另外在恆春規劃「恆春好室」133戶,已獲中央支持允建,未來加入興建後,總戶數將達825戶,滿足更多居住需求。

更多政策追蹤報導:

政策追蹤系列/中彰投高房價民怨居冠 台中社宅達標但不均 南投青宅576人搶45戶

政策追蹤系列/「快時尚」風潮!舊衣一季堆2000公噸 重量等同13架波音747  新北修法管理

政策追蹤系列/全台灣舊衣回收2022年達8.16噸 桃園只設點大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