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諮委
行政院政務副秘書長何佩珊被任命為勞動部長,立委黃國昌批評「是有什麼資格當?」這話講得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何佩珊念大學時便參與工運,在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80年代,她是首位因為關廠抗爭被逮捕的大學生。當年的工運街頭是硬碰硬的肢體衝突,不是政治人物站的高高接受掌聲的舞台;當年的工運,蹲點、勞教、讀書會全島一圈又一圈,參加的工人可能丟掉飯碗,不是在文青書店品味咖啡的講座。
何佩珊當然要被監督,但站在天龍國雲端揮舞扶塵的人得先貼近勞工,也得表態階級立場、政策立場。未來勞動政策的重點在於如何因應全球化,不在於何佩珊是誰的人馬。
菱傳媒推出未來事件簿,以時間軸呈現未來一年世界大事,3月初擬製時即特別標註〈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兩國工作階層持續聯繫後續議題,提醒輿論這個蔡政府拿來魚目混珠的偽BTA(雙邊貿易協定)、偽FTA(自由貿易協定),不但臺灣要的美國不給,而且逐漸走入深水區,其中一項就是勞工權益。
果然4月初美國依據其「美臺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執行法」,公佈了該國針對農業、環境及勞工三議題的談判目標,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隨之呼應、表達歡迎。形式上看起來又是美國主導、設定議題,美國幫臺灣寫好框架與草稿。此外臺灣官方還「美化」了美方的提議,把美方文字翻成中文放在官網上時「趨吉避凶」:美方文字強調這是帶著白手套,在美國在台協會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架構下的協商,臺灣的翻譯版本對此不提;美方的版本說,「針對農業一章的擬議提文,包括一套廣泛的條款,擴大或開放讓美國農業生產者能進入臺灣市場」,但臺灣官方在翻譯時將其省略為「文本旨在開放或擴大市場進入之機會」,把主角「美國農業生產者」刪掉了。
其實根據經貿辦的新聞稿,針對農業、環境、勞工三議題兩邊已多次交換意見,令人疑惑的是,若已有基本共識,何不同步發布?如果換個場景,與中國大陸制度化協商時,陸方先丟出芻議,洋洋灑灑光是摘要就有千字,臺灣方面再附和喊讚,輿論早就高喊賣台了。遑論此次與美交手,美國白紙黑字表明農產品大舉來台的企圖心,臺灣官方對此遮遮掩掩。
美方先拋球,逼臺灣接球,美國趕鴨子上架,另個證據來自於美國提議的勞工一章,文字與美國向亞太諸國倡議的〈印太經濟框架〉幾乎雷同。美國拿著與別人簽的文本,丟給臺灣,要臺灣簽,可見這套「定型化契約」,臺灣只能接受,沒啥商量餘地。
不管是〈印太經濟框架〉或〈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皆是美國搞逆全球化後,所企圖建構的新全球化規則。不管是川普還是拜登,發現美國以前領頭力推的遊戲規則愈來愈對自己不利,乾脆掀桌喊重來,在江湖上,這稱做「博歹筊」,但在高喊「中國威脅論」的浪潮下,美國可以義正辭嚴地宣稱是「脫勾」、「去風險」、「意識形態的對抗」。美國建構新規則時,臺灣最配合;印度拒絕參與〈印太經濟框架〉的「貿易支柱」項目,泰國在美、中之間採經貿平衡策略,參與美國〈印太經濟框架〉的其他國家,也多是中國大陸領航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的成員,而企圖透過美國走向世界的臺灣,是無法參與經貿集團的孤兒、美國可以掌控但不公開承認名分的私生子。
美國推銷的〈印太經濟框架〉、〈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涉及勞工權益的部份,有利於美國產品,有利於美國勞工就業,對台灣外銷設立新門檻,但對關切臺灣勞工、在台移工權益者而言,未嘗不能打蛇隨棍上。美國在1984年通過了〈加勒比盆地恢復法案〉,其中的工人權利條款規範與美貿易國家必須禁止奴工、保障組工會的權利、工人得以集體協商…今日美國推〈印太經濟框架〉、〈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有可能讓臺灣工運界藉此推勞權議題,例如改革移工仲介制度與仲介費用,迫使臺灣政府必須與印尼、越南等政府聯手,確實落實改革。
但不能因為〈印太經濟框架〉、〈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有勞工專章,就天真地當成是國際工運跨界合作的藍色條款,從〈加勒比盆地恢復法案〉的實務可以看出,經濟協議裡勞工權益的規範以商品利潤為前提,同理,傾美無法換得美國照顧臺灣勞工,更可能的是在美國產品傾銷下,臺灣的工農勞動者將失業。〈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三階段,更會觸及敏感的國營事業議題,絕對會衝擊到國營事業勞工。
不只是美國,包括臺灣想加入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菱傳媒去年推出〈菱傳媒未來事件簿〉時,國際輿論尚無法掌握〈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確切會議日期,菱傳媒是極少數預知第7屆執委會月份的媒體,今年執委會輪由加拿大召開。這類國際經貿協定近年來逐漸加入社會議題,但不代表協定必定帶來勞權或環權的進步,因為談的是基本權益事項,不是為勞動者加薪加福利,遑論缺少強制性規範的現實下,對他國勞動權的關注都只是美國用在談判桌上的籌碼,用來推銷美國產品而不是保障包括臺灣在內的第三世界勞工,因此對台灣勞工而言,著力的重點是要上談判桌,勞工代表作為政府談判團隊的顧問,共同面對美國。
在這脈絡下,若要讓黃國昌啞口無言,何佩珊的課題是與續任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談判總代表、同在內閣的鄧振中周旋。把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魚目混珠偽稱BTA(雙邊貿易協定)的是鄧振中,把美國的議題設定解讀成美國對臺灣不離不棄的也是鄧振中,對美協商,鄧振中抓在手上,臺灣勞工權益,且看何佩珊以民意為後盾,逼使鄧振中面對美國時多展現點臺灣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