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日前TVBS民調中心公布政治人物聲望調查,柯文哲慘跌至榜外的11名,距離1月13日的大選才短短2個月,滿意度下滑之快,果真是雪崩,而不是融冰。
民意如流水,柯文哲滿意度31%,下滑17個百分點,不滿意度高達56%,從民調數據有許多楣楣角角可以看出端倪。
排名前十名的都是當朝當權人物,前三名依序為台中市長盧秀燕、高雄市長陳其邁、台北市長蔣萬安,滿意度都超過50%,這三位都是新聞高度曝光,而且謹言慎行,新聞都屬正面,尤其高雄港黃色小鴨爆紅,也會給陳其邁加分不少;此外這次調查對象是全國民眾,民眾看其他縣市長會產生距離美,評價不會差,若是單一縣市民眾評價自己的縣市長,再以滿意度評比高低,結果恐怕不會這樣,城市越高度都會化,市民對自己的首長越挑剔,尤其是天龍國的台北。
這三位都是未來總統的熱門人選,用全國性評比更可看出真正潛力,恭喜三位。
第四名以後,滿意度都低於50%,依序是立法院長韓國瑜(48%),副總統賴清德(43%),新北市長侯友宜(42%),總統蔡英文總統(41%),台南市長黃偉哲(40%),桃園市長張善政(38%),第十名是行政院長陳建仁(36%)。韓國瑜滿意度高升,是就任立法院長表現出乎預期,這得感謝民進黨,民進黨對韓當院長就一路唱衰,因此韓國瑜就任後演出雖然只是中規中矩,但因民進黨給民眾預設了想像框架,所以民眾就會認為韓的表現超出水準。
侯友宜在大選之前也是明星,但選後和柯文哲一樣黯然,這是敗選者的共同宿命,只能認命;不過他還有新北的舞台,所以不致跌落榜外;黃偉哲倒是有些意外,並沒有沾到台灣燈會的光,不像屏東的台灣燈會,讓潘孟安一夕從地方諸侯,爆紅成為全國焦點人物。
行政院長陳建仁早期被認為是「暖男」,但進入看守內閣後變身為「聖戰士」,和立委對嗆的畫面經由電視播出,當然會影響正面評價,雖然「不做最大」,但即使不做官也要做人,行止總要留一些「給人探聽」;其實從民調±3%抽樣誤差來看,陳建仁的36%,和柯文哲的31%,是沒有區別的,雙方數據在抽樣誤差範圍內都有交叉。
柯文哲滿意度為什麼會雪崩?沒有舞台是其中之一的因素,但不是全部,民眾黨立委的表現才是重點,立法院開議日期,獨排眾議要求提前,忽略民俗習慣與立法院慣例;尚未開議,毫無表現,就在想2026的縣市長,裂土分封,張三去哪裡、李四去哪裡,也沒想到絕大部分的民眾黨立委從沒歷經選戰砲火的洗禮;選舉的重點是「當選」而不是「參選」,2020總統當選人是蔡英文,其他的候選人是誰?是誰不重要,誰還會關心?現在的柯文哲不就是這樣,落選後民調就直直落。
民眾黨要活下去、柯文哲要有亮點,除了柯P要謹言外,一定要謹守「廣積糧、緩稱王」的古訓,2026的縣市長選舉,新竹市高虹安若能擺脫官司,「現任贏三分」或許尚可一搏,其餘8位立委投入,在藍綠夾殺下,應無機會,只能當炮灰,而且會連帶拖累參選議員的小雞,對縣市長斷捨離,就是「緩稱王」;而努力培養新秀,參選里長、議員,和藍綠保持良性互動,是「廣積糧」,現在就嚷嚷 n+1,只是矇著眼睛窮開心,果真提名n+1,就會連在手的1也會掉。
柯文哲也要對2028大選斷捨離,除非有重大失誤,否則2028一定賴清德連任,胡亂出手,一定是越選票越少,宋楚瑜就是例子,2000年大選何等風光,2006選台北市長只剩5.3萬票,6年間民間威望折損多少。
這次調查對柯P另有一個警訊,就是20-29歲受訪者對柯文哲滿意度也從60%下滑至52%,不滿意的比例則由23%增加至36%;年輕人是柯P的本命區,年輕選民的特色是熱誠、無怨,會很勇敢去支持邊緣人或弱勢者,但年輕人也是海綿,隨著年紀成長,多元的政治社會化資訊,也會導致支持對象的改變,2016、2020年輕人熱情支持民進黨,但2024就轉向了,柯P務必記得,年輕人不是「黃復興」,年輕人是自主而獨立,不是誰的鐵票。
選後2個月的民調數據,對柯文哲是嚴重警訊,但若不檢討、還是我執,真的會玩完了,民眾黨就會追隨台聯與親民黨的腳步,成為台灣政治發展史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