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殷專欄/台積電熊本廠元宵開幕 日本比武招親半導體,領先德、美
  • Line

A A A
2024-02-09 00:00

王克殷/電視台國際節目製作人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退休前最後一場法說會,公布了全球擴張的進度,台積電與日本Sony、DENSO兩家公司合資的熊本廠進度最快,農曆年後一廠開幕;二廠也確定落腳熊本,菊陽町本來就空出足夠廠區,可供一二廠緊鄰。

日本廠進度飛快,台積電美國、德國建廠也加快腳步,日方究竟為什麼有辦法一路領先,在這場半導體比武招親大會中,遙遙領先?

台積電熊本廠對日本真正的意義

右二筆者;右四九經連產業振興部長筬島修三

九經連產業振興部長筬島修三受訪表示,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是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全盛時期,全部交由民間主導,企業相互競爭,國家沒有政策環境協助,也沒有涉入的意願,當時就連台灣人也要到日本學習半導體知識技術,隨著半導體產業朝向水平分工,逐漸出現晶圓代工的模式,日本業界仍執著垂直整合,堅持在「自己的地方」,完成「所有工作」,久而久之就失去投資優因,直到2021年,岸田政府上任後,經濟安全保障的概念發展成熟,才重新檢討半導體產業政策。
 

九州經濟聯合會

九州經濟聯合會成立於1961年,是跨產業的綜合性商會,歷史僅次於戰後陸續成立的關西經濟聯合會、中部經濟聯合會、以及最為知名的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由於經濟成長的比例超過日本整體表現,九經連率先喊出2030要達到九州地區生產毛額(GRP)一人5百萬日圓的目標,這就是看好九州矽島復興。

「日之丸半導體」要恢復昔日羅馬帝國輝煌,究竟還需要多少時日,現階段還難以估量,日本政府做了什麼?中央政府方面,手上的補助款和2021年訂定《半導體、數位產業戰略》是兩項主要武器,外界熟知日本政府慷慨拿錢補助,不只建廠,日後營運也貼錢;後者缺乏討論,何謂「國家戰略高度」,質言之,也就是九州矽島復興的「憲法」,其他配套在這此架構下應運而生,官僚依照各項中央法規行事,各司其職,沒有什麼模糊的空間,更不會被質疑打假球,例如經產省九州經濟產業局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設法整合出一套體系,能在最短時間培養出半導體人才。

熊本廠為九州所帶來的具體效益 日本為何不複製另一個竹科

《半導體、數位產業戰略》另一個意義在於,九州地區八個自治體要全部上車,要達到共同目標,一起把九州矽島的美名找回來,強化九州地區既有的半導體供應鏈,這代表原本的在地的工廠要擴大投資,日本其他地方的半導體相關產業要積極邀約進入九州生態鏈。

台積電熊本廠消息傳出後,從2021年4月到2023年8月,日本企業在九州地區新建、增建廠房的投資案件達到68件,金額達到日圓2.24兆,特別是半導體裝置、設備,材料等日本較為擅長的領域,重新在九州的供應鏈找到戰略位置,產業界有強烈的共識要「把餅做大」,也要把九州矽島塑造成東亞最有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聚落。

台積電熊本場
九州供應鏈新增投資

筆者曾親口詢問日本經產省官員,是否會在日本複製「新竹科學園區」,畢竟台灣科學園區的模式,是台廠最熟悉的生產要素組合,也與台積電的壯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過日本官員雖肯定新竹科學園區的模式,但也很清楚表達,「日本不會複製該模式」。

台灣最早的科學園區-竹科,是特定時空背景下的產物,從上而下,官方主導、重生產輕環境,不用考慮勞工,更沒有減碳,CSI、SDGs等規範,這種模式無法鑲嵌在日本的現有政治環境,日本早已經不流行「官制產業改革」,這種把政府萬能主義,霞關的東大菁英,捧得老高,終日福國利民,這種腐儒論述已過時,日本政府與企業已經轉為夥伴關係、協力關係,而非上對下的指揮監督,具體上,產官學都被賦予重振半導體產業的任務,三方最終目標是「培養半導體人才」、「強化供應鏈」、「深化與海外產業教流」。

所謂的產官學聯手,當然就包含多層次的治理,人才方便需要大學、高中、專門職業學校的投入,例如,經產省出資成立的半導體創新協會(SHIIQ)與九州大學等院校合作,重新規劃課程;供應鏈的主體自然是廠商;而與海外交流方面,特別是與台灣的交流,商會要衝在最前面。

政治力在半導體產業中、如何轉化為善治(Good Governance)?

最值得探究之處在於,九州半導體復興的秘密,政治力真正的關鍵位置,不是自民黨大老甘利明對媒體說了什麼,畢竟中央政府把法令訂好、預算框好,政策績效也不會自行達成,九州8縣的地方政府,負責將各項政策利多轉化成產出,有人會說日本的「知事」沒權力,那是習慣了台灣「知事」的政治演出,有在做事的知事,都深知如何運用跨域治理,一方面跟其他縣競爭,一方面得到中央力挺。

日本的知事沒有任期限制,連任2屆以上並不少見,無黨籍人士有望當選,也常得到不同政黨共同背書,比較可能超越黨派做事,熊本縣知事蒲島郁夫原本是東京大學教授,2008年起連任四屆知事,在沒有被逼退的情況下光榮退休,深受當地產業界推崇,順利交棒市政。

熊本城

就需求面和供給面而言,吸引半導體相關廠商投資,盡可能培養出半導體人才,這對每個縣都是「多多益善」,但是在跨域治理的導引下,各個自治體不會為了爭取設廠而惡性競爭,或是扯後腿,各個自治體針對自己的財政條件和發展目標,自行去規劃出最妥適的計畫,不會發生「台積電沒落腳桃園,所以桃園市長該被罵」的窘境。

舉例而言,享受到台積電紅利的熊本縣,今後的主要目標是航空城,希望透過造鎮,吸引更多的投資;佐賀縣有SUMCO這間大公司,矽晶圓市占率全球第三,已經獲得750億日幣補助,用於增設廠房;九州工商業重鎮福岡市喊出要在5年內輔導2.5位半導體相人才;觀光大縣沖繩不是只有陽光沙灘,沖繩大學可望與政治大學合作,增加交換生人數,研究半導體安保戰略。台灣人所熟悉的安倍故鄉山口縣,其實已超越九州境內,今年要在「ALL KYUSYU」跨域治理的概念下來台爭取設廠,不讓熊本專美於前。各縣有競爭,但基本上都在《半導體、數位產業戰略》的框架下。

地方治理良窳攸關半導體設廠成敗?

無論國家本身的力量多麼強大,但國家法人本身不代表技術和製造能力,如果政治力不當涉入半導體產業,有時甚至淪為非生產性的干擾。日本跟上美國的概念,快速把國家變成半導體產業中重要「關鍵玩家」,過往以獲利、技術至上為課題的跨國企業,又被迫回到主權國家的疆界內,今後共同都在「晶片賽局」裡追求最大獲利。

半導體相關產業要能落地,壯大供應鏈韌性,以及這塊產業大餅,能外溢到各個行業,日本地方正形塑一種新型態的地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