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施明德、郝柏村交手秘辛 涉足兩岸深水區的起點
  • Line

A A A
2024-01-31 11:15

施威全/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諮委

媒體前輩黃年悼念施明德,撰〈大一中架構(上)施明德加上郝柏村〉、〈大一中架構(下) 施明德遇到郝柏村〉兩文致敬,是台灣輿論中談施明德洞見最深的文字。其廣,從施明德與郝柏村的個人交誼起筆,論及海峽兩岸;其視野,觀照台海現狀,也看未來。悼施明德兩文,如同他之前的海量文字,黃年談中華民國意欲定錨兩岸未來,此次並提及國家認同立場各異的施明德、郝柏村,對於「大一中架構」交集頗深。黃年提到施、郝兩人2014年領銜倡議〈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蘇起、程建人、洪奇昌、焦仁和、陳明通、張五岳與吳釗燮皆參與,不只跨越藍綠,也聚合統獨重要人物,就事件脈絡,可看出黃年是推手。後來郝柏村、吳釗燮因故沒在〈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上署名,兩岸官方對此倡議只是制式反應,但〈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預示了兩岸未來走向深水區的可能方向,或者說,若兩岸關係要深化發展,中華民國作為政治實體要持續保障台灣人民現行生活制度不讓北京插手,黃年、施明德、郝柏村等人的倡議是唯一的方向。

黃年、施明德、郝柏村等人的倡議不是法理台獨,也不是一國兩制。在蔡英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基礎上,賴清德的法理台獨當然可以是台灣的選項,以「中華民國台灣」當作法理台獨的踏腳石,打造一個與中國大陸無關的中華民國,達到不改國號而實質台獨的目的。但蔡英文執政八年,加上賴清德競選期間的言行,看不出民進黨劃下了清晰的路徑圖,中美意識形態對抗的國際格局裡,實務上也看不到可行性。民進黨走台獨的過程,最大罩門是形塑了肢解的台灣,經濟上與大陸依存度大,政治上完全傾美,以致於很難在賽局上拿經濟與政治籌碼相互交用,中美兩強權當下皆得以輕易擺弄、為難台灣。

一國兩制或可以是選項,這個源自鄧小平、違反共產主義基本立場的發明,勇於背叛中共老祖宗。但中共拿一國兩制治理香港,重一國輕兩制,結果是現在的香港年輕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不像1997年的香港年輕人會在英國米字旗降下、五星旗升上時鼓掌,這種認同的悖離,就北京的民族主義立場,是中國歷史上的恥辱標記。一國兩制若搬到台灣,連教科書北京都要管,這將是治理的災難。遑論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為何,有標題,沒內容,香港式的一國兩制若硬搬到台灣,也違背習近平的「社會融合、心靈契合」。

一國兩制與台獨都看不到路徑圖,黃年、施明德、郝柏村等人的倡議,以及近日黃年的兩文、之前的大量探討,皆論及兩岸政府與政黨都不得不面對的三項重要概念:

一、兩岸關係發展必須以中華民國的存在為前提,包括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是大陸不能迴避的問題,一定要提出解方,大陸不能只會說不,而不探討。

二、兩岸的政治定位方案,若要可行,則一中即二中,二中即一中,從大陸看起來是一中,從台灣看來是二中。亦即,〈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的「大一中架構」或黃年的「大屋頂」,陸方得自行詮釋為一中,不要將其解讀為兩個中國;而台灣人民可以視為二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兩政府並存的現實下,不把「大一中架構」當作「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同義詞的『一中』」。大陸更應該看出來,施明德、吳釗燮等人願意接受「大一中架構」此文字,其思考深闊,這就是大陸得以自行詮釋的空間,對內、對外都可以宣稱站穩一中立場。

三、「創造一個中國新概念」,並且解構、超越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以來的傳統民主權國家概念。這點大陸學者章念馳早有論述,章念馳高齡逾80,在大陸學界太資深,但其理論思考卻是全球化下主權國家的發展趨勢,今日看來仍相當前進。以歐盟為例,便是人類避免再次世界大戰而探索出的道路,歐盟走過的法理道路,如同西方馬克斯主義者談國際法時所宣稱的,是說服的過程,在各國內部政治與國際政治的多重賽局中,政治人物、資本家、法官、人民相互較量與說服,而不是像過去以兵械打造民族國家國王和教皇威權。章念馳的概念與歐洲後現代法學相近,可惜大陸不見有人接棒。

黃年、施明德、郝柏村等人的倡議,當時兩岸官方沒有接球,因為他們的倡議非大陸或台灣官方授意,也不是兩岸一點五軌密集討論下的產物,官方的表態當然保守,但不代表兩岸無動於衷;儘管當時輿論討論少,但不代表兩岸政界無感。

大陸如何看待中華民國這議題,一度大陸學界頗有討論的聲音,近年消沉,但對「中華民國」態度的改變,進行式。在蔡英文已往「中華民國台灣」路上走了8年的今天,大陸對台官員,仍不避諱私下說必須面對,不要視為禁忌。

台灣方面,江啟臣當黨主席時推動改革,該黨改革委員會曾有「超越九二共識」的芻議,「超越」的說法當時被反對者譏為「只講一半」,這批評沒錯,因為以當年改革委員為的思路,唯有兩岸在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共和國之上,有個「不是主權國家的組織」、「非主權國家的國際法人」,「超越九二共識」才有積極的意義,而非只是為國民黨搶年輕票而已。但這個政治設計為何,講出來政治風險太大,所以沒人提。

黃年、施明德、郝柏村等人的倡議,當年遺憾的是兩岸智庫沒有接球,或者企圖一棍就將其打死。但更可惜的是,儘管施明德倡議前與綠營各方多所溝通,取得支持,倡議者也有藍營重臣,但終究只是智者的高明創見,而兩岸政治定位的方案,最終一定得通過兩岸社會的檢視,在台灣,理想的情況,是有由下而上的過程,而非期待年輕人,那些九二共識達成時都還沒出生者,只因為敬老尊賢就接受學者倡議的兩岸政治定位。

兩岸政治定位的安排,從來就不是對不對的問題,不是道德問題,是認同的問題,不是講道理,是講感覺。黃年、施明德、郝柏村等人的倡議,可行的解方,但要如何讓台灣社會有感覺?政治運動是該走的路,且看日後有無政黨或總統候選人,以黃年、施明德、郝柏村等人的倡議為起點,在競選過程中捲起風潮,屆時逼得陸方不得不接球,「中華民國」才能藉此在選舉過程裡,闖出國際上、兩岸間的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