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見追蹤系列36/垃圾危機 雲林推綠能南投尋外援 竹縣自建焚化廠
  • Line

A A A
2023-12-31 00:00

(菱傳媒/綜合報導)碰到年節,各地垃圾清運問題常是地方首長苦惱的民生議題。《菱傳媒》整理全國各縣市垃圾問題,發現多數垃圾堆積量大的縣市都缺乏自主去化能力,各縣市首長處理作為不同,雲林選擇發展綠能,冀盼改善垃圾堆積問題;南投縣則積極尋求外縣市協助,卻意外引發宜蘭縣代燒爭議;至於新竹縣則自立自強興建焚化爐,在歷經居民抗議、疫情影響等風波後,竹北焚化廠有望在2024年8月竣工。

我國垃圾處理依賴焚化,但全台共24座焚化廠有過半數屆齡20年,在陸續歲修下,影響去化量能。根據環境部統計,2022年全台約有75萬公噸堆置垃圾無法焚燒,排名前幾名的縣市多數都是境內缺乏焚化爐,如何妥善處理垃圾,考驗首長施政能力。

張麗善推綠能自主去化 許淑華求外援拚3年減半

雲林縣境內雖有林內焚化爐,但當年興建時衍生弊案,導致焚化爐至今無法啟用,為解決垃圾問題,縣長張麗善著手發展綠能,2020年推動「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將廢棄物製成「固體再生燃料」(SRF),供境內工業鍋爐或火力發電使用。

今年3月,縣府再添購一套「全移動式產製SRF系統」,可提供200公噸的日處理量;同時持續提升處理量能,近日將完成ZWS設備升級,日處理量可提升到150公噸。兩套系統搭配下,最高可達350公噸垃圾的日處理量能,而雲林縣每日生產約320公噸垃圾,因此明年1月起雲林縣有望達到垃圾自主去化。

根據環境部統計,南投縣垃圾問題似有緩解,一般廢棄物暫存量從2021年的17萬公噸降到2022年的11萬公噸,妥善處理率在納入將露天垃圾打包的「衛生堆置」後,也從47.84%提升到69.61%,環境部更在8月提撥6千萬元協助縣府打包7萬公噸垃圾。

但截至今年9月,南投縣仍有約25萬公噸的堆置垃圾無法處理,每天260公噸的垃圾產生量,僅有140公噸可去化。今年3月,縣長許淑華協調8個縣市幫忙外運垃圾,預估每年可處理8萬公噸。縣府也在今年10月與廢棄物處理業者「可寧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預計編列9900萬元經費,分三年處理6.75萬公噸垃圾,目標在3年內將縣內垃圾量減半。

林姿妙代燒垃圾惹爭議 楊文科竹北建廠終落成

南投縣的垃圾問題,也意外燒到宜蘭縣。宜蘭縣境內的利澤焚化廠,過去曾協助花蓮縣垃圾去化,今年7月雙方結束行政契約,未來花蓮的廢棄物將由剛啟用的台泥和平廠水泥窯汽化爐焚燒,宜蘭縣因而釋出部分垃圾去化量能。

根據《菱傳媒》獨家報導,環保署(環境部前身)今年3月曾與宜蘭縣府接觸,盼宜蘭縣協助南投縣代燒1.1萬公噸,當時宜蘭縣府評估縣內仍有2.1萬公噸活化垃圾待處理,因此婉拒,但《菱傳媒》追查發現,環境部5月再行文宜蘭縣府,要求協助南投家戶垃圾去化,這回宜蘭縣府直接跳過議會審議,回函承諾7月至12月協助處理7000公噸垃圾,平均每月可處理1166公噸,且領取中央政府補助每公噸2千元的獎勵金,引發爭議。

垃圾堆積同樣嚴重的新竹縣也仰賴外縣市處理,今年新竹市焚化廠整備,導致縣內垃圾堆置量激增,單是新豐掩埋場便有超過17萬公噸垃圾。為加強自主去化,縣長楊文科便諾要拚竹北「高效能焚化廠」完工。

竹北焚化爐曾引起當地居民抗爭,甚至提起訴訟要求停工,但法院去年底判決民眾敗訴。竹北焚化廠已在2021年動工,只是工程受疫情、缺料影響,預計2024年8月竣工,12月底垃圾正式投料,2025年前可營運,屆時可達到500公噸的日處理量,足以應付縣內每日約280公噸的垃圾產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