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12月8日中國大陸中共中央政治局針對2024年經濟工作召開全體會議,會後積極對外發布會議結論,大陸官方黨政媒體亦配合密切報導評論。熟知中國大陸政治運作常軌之評論者,其實都理解到此次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基本上就是為隨後即將召開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會議基調。
中國大陸從1994年以來,由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共同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該項會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運作體制中最高級別之經濟工作會議,原則上都會在每年12月份召開,並為未來一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作出部署;換言之,就是提出政策指導以及宣示規劃方向。
誠然中國大陸明年經濟發展基本政策,最後必然將會透過年底所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後所發會議公報完整呈現,但是對於中國大陸黨政體系內中央與地方政府首長來說,面對即將要參加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而且必須在該項會議中進行實質議事,透過研討與辯論來形成共識並統一思想,掌握黨政上級對於整體宏觀經濟政策指導,顯然就必須透過此項被視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備會議之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結論,積極理解未來發展政策主軸,免得在政策配合上落後掉隊。
同樣對於亦必須出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首長、解放軍幕僚體系主管與各軍種及戰區首長,再加上特定中央企業負責人,亦必須同樣掌握中央與地方如何因應此等政策指導方向,以便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適切表述其所主管業務將要如何配合與支持上級所定調政策指導。但從前述出席會議名單觀察,其實亦可證明在中國大陸經濟運作上,何者仍有不容忽視舉足輕重地位。
嚴格來說,如何從媒體針對本次中央政治會議結論所發布新聞報導字裡行間中,解讀出中國大陸明年經濟政策動向,確實是需要透徹理解中國大陸處理經濟宏觀調控之基本原則,同時更要能夠從表面文字去體會到其中所表述真實意涵,甚至去領悟到未曾直接道破但卻點出言下之意。
基於西方世界對於中國大陸黨政體系運作實務,向來都普遍抱持輕視與低估態度,特別是對於各項黨政會議,普遍認為是為上級指導之橡皮圖章,從不認為其為實質議事討論平臺,所以對於會後所發布媒體報導或是正式會議公報,鮮少願意投注心力找尋出未來政策取向徵候,所以經常會覺得無法看透竹幕後政策運作模式,亦無法掌握中南海政策變化軌跡。
對於海峽此岸研究中國大陸政治情勢發展變化專業人士來說,原本應該具備較能解讀中文語意語法之文化優勢,但是近年來由於黨政高層曲意扈從西方世界政治取向,因此對於北京政情發展以及中國大陸社會變化,都必須考慮能否配合西方政壇對於中國大陸情勢發展詮釋角度,而學界更有必須獲得西方認同其判斷觀點焦慮感,最後就逐漸開始透過西方所提供透鏡來觀察中國大陸,反而喪失獨立觀察與判斷中國大陸政經情勢發展變化能力。
當然在台灣目前各種教育政策刻意去中國化風潮下,未來世代是否能夠保持對於解讀中文基本能力,並且妨礙到理解中國大陸政策發展與社會變化能力,其實亦存在者討論空間。面對著全球積極學習中文熱潮,更有國際強權刻意宣傳要學正統中文要來台灣聲浪,台北黨政高層卻反其道而行,實在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難以理解。
不過相較與官方專業社群與學界人士來說,在大陸營運之外資企業以及與大陸具有貿易往來關係外商,其實對於此等涉及大陸經濟宏觀調控之新聞報導與黨政文件,更願意投入心力理解,並且更願意支付酬金雇用專業人士提供解讀與諮詢意見,真正原因就是在於掌握未來大陸官方資源配置重點,以便配合調整本身經營政策與投資方向;畢竟沒有生意人會跟自己口袋中銀兩亂開玩笑。
總而言之,就目前所見資訊來看,中國大陸黨政高層是將2024年定位成新冠疫情解除後經濟恢復發展重要階段,而且明確承認面對國際政治經濟不利因素,亦同時強調“要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亦算是相當坦承面對經濟逆境所產生隱憂。
所以嚴格來說,北京並未粉飾太平刻意隱瞞其所面對艱難環境與挑戰,此亦證實過去幾個月來,大陸內部以及西方媒體對於經濟困境報導,確實是立論有據並非完全是政治抹黑。
不過中南海高層亦藉此重申“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要著力擴大內部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高品質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儘管此等政策並非首次對外宣示,但刻意強調對外開放與重視外貿及外資基本盤,顯然未來鞏固對外貿易與持續吸收外資,對於中共高層所抱持戰略視角來說,必然是處於核心關鍵地位。但整體來說,還是在求穩與求進兩個面向上,希望能夠兼顧,期能維護政治穩定與社會安定。
面對中國大陸已經明白表示將要檢討兩岸貿易失衡問題,特別是針對我方對於大陸商品設限,並且將政策檢討底線刻意設定在明年年初中央公職人員選舉投票日前,顯然吾人必須開始思考,在中國大陸整體經濟政策規劃下,未來對於兩岸經貿架構將會產生何種變化?
儘管在整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研議過程中,不會將兩岸貿易專門挑出來討論,但兩岸經貿往來未來在中國大陸整體經濟架構中,又會產生何種變化?現在已經看到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風向球向上飄起,但最後風向何處吹,就要看今年中國大陸中央經濟會議會後所發布公報內容,才能解讀出未來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