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視角/他山之石!戰爭引爆能源危機 台灣光電、風電、氫能一把抓可行嗎?
  • Line

A A A
2023-11-02 00:00

(記者王秋燕/台北報導)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爆發等地緣性因素,讓全球主要國家加速分散能源供給、開發再生能源,以避免供給緊迫。台灣也不例外,除推動太陽能光電、離岸風電外,也將發展氫能。中經院助研究員陳中舜認為,台灣受地狹人稠因素限制,必須更務實做好再生能源規劃,以避免無序開發,同時確保電力發電系統安全。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中舜接受《菱傳媒》訪問時指出,「台灣天然氣合約多為長約且價格常與油價連動,當前以哈衝突對我國燃料採購價格影響並不大。」

我國去年97%能源仰賴進口。圖片取自經濟部能源署

不過,各國仍十分擔憂黎巴嫩真主黨、伊朗是否會進一步捲入以哈衝突,與以色列另闢戰線,甚至引發區域戰爭。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向《菱傳媒》表示:「假設石油危機不幸重演,各國將搶奪原油、天然氣供應源,市價勢必衝高,帶動企業成本、物價上揚,美國聯準會(Fed)等其他國家央行勢必得升息打壓通膨,這將拉高全球主要國家陷入停滯性通膨的可能性。」

土地取得困難是太陽能光電發展最大阻礙

能夠確保能源供給分散才是避免惡性通膨再起,確保經濟持續運轉的關鍵。台灣近年大舉推動太陽能光電、離岸風力發電,就是希望達到上述目的,但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統計顯示,2016年到2022年台灣發電機組組裝機量第一名是太陽能,第四名是離岸風電,第二、第三名仍是燃煤、燃氣,顯見再生能源的進展,仍需要時間才能見到成效。

陳中舜分析,單就每單位裝置的實際發電量觀察,風力發電是太陽光電的兩倍。至於台電購買成本,離岸風電第一階段是每度5.8元,第二階段是每度2.2至2.5元,第三階段首期則降至0元,這種價格下降速度太陽光電難以比擬。在綠電轉供方面,預估風力發電的售電價約為每度3元,已十分接近市電價格,而太陽光電則在每度5元上下,甚至更高。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中舜。陳中舜提供

陳中舜預估,2030年後大規模建設風力發電設施,將有大量太陽光電會從現有的轉供制度轉回台電購買體系;以每安裝1GW發電設備需要1000公頃土地的估算值來看,要實現台灣在2050年太陽光電目標,需要佔用約1至2%國土面積,遠高於其他國家。事實上,土地取得困難是台灣推動太陽光電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導致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

針對《菱傳媒》記者提問,太陽能光電受限於土地取得困難,那離岸風力發電對台灣會比較好嗎?陳中舜指出,這得考慮政策目標和比較利益原則(comparative advantage),若主要目標是提供低成本且大量綠電以應對減碳需求,離岸風力發電是首選。然而,考慮到發展相關本地產業和符合實際用電需求曲線,太陽光電更具優勢。

不過,這與台灣政府持續追求的「離岸風電國產化」、「太陽光電設置最大化」想法相抵觸;當前政策未有效分配稀有資源,且在缺乏一個運作良好且競爭激烈的綠電市場引導下,易導致資源分配不當和尋租(Rent-seeking)、創租(Rent-setting)現象的嚴重問題,這可能會對台灣未來的綠色能源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氫能發展從進口、儲存到配送都是問題

另一方面,氫能在國發會發布的2050淨零路徑藍圖將扮演重要角色,不過,台灣既非化石燃料原產地、也不是綠電生產大國,必須依賴氫氣進口,後續的儲存與配送也都是問題。依據工研院「台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初步評估氫氨需求總量約750萬噸,其中氫約435萬噸、氨約315萬噸。

陳中舜指出,從物理特性來看,氫可能是目前所知除了燃料之外,每單位重量含能量最高的物質,但極小的體積密度與極高的活性,大幅增加氫輸儲的技術難度與成本。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說法,除非可以使用管線,否則應盡量避免以氫的形式運輸,事實上,目前消耗的氫氣約 90% 是在專門建造的自備工廠生產的。

陳中舜預估,現階段若要透過船運大量運輸氫,每公斤運輸成本可能高達3美元。若提供給燃料電池發電,每公斤氫約產生15~20度的電,若以此估算恐難以回收所需成本。

陳中舜進一步指出,因異地再生能源產氫的成本差異,不太可能彌補海運的成本溢價,只有在一個國家無法靠自產氫滿足國內需求時,才有可能進口氫氣。依據BNEF估算,用綠氫發電整體效率約在31%、綠氨則為20%。換言之,若非必要,例如用作尖峰電力或長期儲備以外,以氫及其衍生物作為發電燃料,實非最佳選擇。

陳中舜表示,氫及其衍生物應考慮優先用在化工、金屬、長途航輸等更具高附加價值的用途上。陳特別指出,「氫能小客車是日本汽車業特有的構想,在其他國家現已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