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拜習峰會見端倪但卻變數無窮
  • Line

A A A
2023-10-31 00:00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與政治局委員及兼任外長王毅,於7月26日至28日旋風式地出訪美國;在兩日密集行程中,不但兩度與國務卿布林肯進行會談,更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對話,最後獲得拜登總統接見。

王毅出訪美國行程中,前後加起來總計與美方會談超過十小時。不論如何,該說明與該表達的話,絕對都應當講到更清楚明白,最後能否獲得雙方所預期結果?換言之,就是能否敲定拜登與習近平利用亞太經合組織領袖舊金山峰會,進行兩強領導人高峰會談,卻仍然是充滿變數。

雖然新華社在事後所發新聞通稿文字中,明確提到“…切實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在重返峇里島基礎上,面向三藩市,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儘快回到健康穩定發展軌道…”;前述文字亦確實是讓政治評論者與戰略觀察家認為,雙方關係看來是顯現出正面發展跡象。

但事後很快王毅就在美國智庫亞斯本研究所(Aspen Institute)所主辦之亞斯本戰略論壇(ASG:Aspen Strategy Group)中,直接挑明點破指出,儘管雙方都同意朝著實現舊金山峰會共同努力,但“通往舊金山”卻不會是一馬平川,不能靠“自動駕駛”。當頭澆下一盆冷水,讓各方認識到此項峰會能否成局,其實還是存在多項變數。

其實最持平觀察與評斷,應當是雙方確實已經排除相當多障礙,但最根本矛盾以及產生猜疑影響互信關鍵,顯然還要再加把勁,才能夠在倒數計時最後關頭階段,產生臨門一腳效應,最後促成此項領袖高峰會。

吾人身處台灣,其實都能普遍認知到北京與華盛頓互動關係,最難以超越之障礙,其實就是台灣問題。儘管在台灣許多人都自我催眠強調台灣問題已經是歷史上翻過之篇章,但此種自欺欺人說法,顯然北京與華盛頓雙方都不會買帳。雙方唯有在共同關切議題急迫性升高之情境下,才會暫時擱置台灣問題,聚焦於當務之急,但事後還是繼續會在台灣問題上持續較勁。

北京在與華盛頓過招歷程中,逐漸體認到對方缺乏誠信,而且充分認識到能讓華盛頓認真應對,完全必須仰賴實力才能讓其讓步與妥協。這其中讓北京最為不滿的是當年擺在檯面是三個雙方所簽訂公報,同時在美國國會又有個公開存在,但卻被北京拒絕接受台灣關係法,但當時北京確實認為這其中沒有任何暗盤交易。

結果近年來,經過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相互搭配唱和政治操作,最後又冒出個六項保證,硬是被美國加上作為其一個中國政策內涵,在北京眼中,讓美國信譽掃地承諾不可相信,就是這個當面與北京簽訂八一七公報,卻又私下對本身政務體系以及向台北所遞送之六項保證。華盛頓與北京對話過程中,不論如何承諾與保證,北京永遠保持懷疑,其實多年後從檯面下所掏出來之六項保證,絕對是最關鍵因素。

就目前看來,舊金山峰會究竟對何方比較重要?是習近平面對美方咄咄逼人不斷施壓,國內多項經濟指標並不樂觀,因此希望能夠減緩與美衝突誘因與壓力?抑或是拜登面對國際局勢焦頭爛額,俄烏戰爭陷入僵局無法解套,以色列揮兵直入加薩走廊,未來衝突結局難以掌握,國內政治紛爭不斷,經濟未見起色但卻須面對明年大選,所以才會硬著頭皮,要靠此項峰會拉抬聲勢?

對此各方答案必然不同,吾人其實根本無法獲得共識,但確實雙方都有意促成高峰會談,而且亦是明確表達立場。儘管當事者如此表態,但在此還是要坦白指出,經過川普主政時期之經貿爭議,再加上拜登主政後,透過多項輸出管制技術封殺,北京與華盛頓相互間充滿猜疑,在互信如此薄弱狀況下,只要透過某些媒體操作手段,諸如將高空氣象探測氣球描繪成間諜裝置,就足以讓此項高峰會破局。

國際社會領袖峰會基本上事先都經過磋商安排,假若雙方本來就缺乏互信,必然是要遵循「成交才能成局,成局才能成行」原則,才有可能讓峰會真正實現。所以北京與華盛頓外交官員不斷會談對話,其實就是希望在召開高峰會,將所有政治交易價碼敲定,更要確認整個政治舞臺戲碼,最後只要讓雙方領袖照著早就承諾條件,依據劇本走位演出,分別向國際社會有個交代,更順勢滿足國內政治消費需求。

基本上整個中國大陸社會早就認定,華盛頓若是能夠獲得對北京施壓空間,絕對不會手軟;就算北京喊破喉嚨希望雙方降低緊張相向而行,但是看起來華盛頓政策謀士主流思維早就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或Thucydides' Trap)迷思,整個政策設計看來是要不計任何代價,就是存心將有可能威脅其霸權地位之北京徹底擊倒。

特別是當美國安全戰略學界人士赤裸裸地將此等思維攤在檯面上後,不論拜登政府如何以競爭而非圍堵或是對抗來定位雙方關係,但在北京謀士眼中,此種說法不過就是狡辯掩飾用辭。再加上拜登政府亦如同川普政府,動輒祭出技術封殺與貿易制裁手段,更讓北京對於華盛頓充滿猜疑。所以面對雙方雖然致力於達成此項領袖峰會,其實各方期待程度都不算高,而其真正原因不但是雙方爾虞我詐誠意不足,更是因為北京與華盛頓早就將手段用盡,根本就缺乏轉圜調整空間所致。

面對北京與華盛頓雙方都在試圖推動領袖峰會,台北應當在態度上要戒慎恐懼,避免被華盛頓蒙在鼓裡,成為雙方政治交易籌碼。但亦須理解到,峰會若是順利成局,其實亦無法完全顛覆當前整個國際社會權力架構。反過來說,就算最後流產無法落實峰會,也絕對不會產生翻天覆地變化。國際社會政治角力是項漸進變化過程,實力消長與板塊推移都是日積月累而成,領袖能否透過峰會談妥政治交易,最後還是要看實力攤牌而定!